朱棣听了朱元璋的话,没有回答,而是看了陆涯一眼,似乎在求鼓励。
陆涯笑了笑,点头道:
“老四,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朱棣点点头,目光笃定,凝视着刘基:
“刘师父,你说国师是妖人,此话从何说起?”
刘基想了想,说道:
“他不务正业,倒行逆施,藐视天下之人,妄图改变千年以来的定律。”
顿了顿,刘基道:
“这天下人,历经动乱百年,多少人缺衣少食,又有多少百姓,饥寒交迫,我大明初立国,应当大力发展农业,恢复科举,收拢天下士子之心,让他们去帮朝廷治理天下,恢复元气。”
刘基指着陆涯,怒不可及:
“可此人,却大言不惭,妄图动摇道统,挑衅儒林,他这是想要天下再次陷入动乱之中,臣担心陛下和诸位皇子,一旦任由此人胡作非为,这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有倾覆之危,而陛下定要背负骂名,这……值得嘛……”
朱元璋心里一沉,一见刘基如此振振有词,心里不禁有些打鼓。
他刚坐稳天下,确实不宜再起事端。
虽然大明占据了中原和江南,且收回了北方的幽云十六州,但西边还有很多元朝余孽分子。
无论是晋西北还是关中的蜀地,都还存有大量残元部队。
元朝守将扩廓帖木儿,更是虎视眈眈,反扑北平,这一桩桩,一件件,都在预示着大明的根基其实还不稳,若朝堂再出现动荡……
朱元璋心里其实也很没底气。
他不由看向陆涯。
陆涯随便找个地儿坐下,整个人显得漫不经心,只是安静地听着。
国师肯定有办法……朱元璋心里想着,知道自己不能退让,否则后面削丞相,成立内阁的事,就很难实施。
朱元璋缓缓起身,盯着朱棣良久:
“老四,对于刘先生的话,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朱棣点点头:“父皇,儿臣确实有话说。”
刘基看了朱棣一眼,面无表情。
小孩子嘛,懂个毛啊。
他都不想和这小屁孩一般见识。
李善长等人听罢,都是忍不住想,这四皇子今天这么这么多话,连太子都没说什么,你个小四崽,跑出来刷什么存在感。
朱元璋背着手,听着下面那群人叽叽歪歪地讲,他如鲠在喉,似乎只有在看着自己这几个儿子时,方才心里好受一些。
至于国师……好像是在看戏一般。
朱元璋勉强道:
“老四,有什么想法,你就说吧。”
朱棣道:“方才刘师父所言,有一定道理,但是,却不完全有道理。”
所有人一脸错愕的看着朱棣。
你一个八岁的小崽子,懂个屁的道理。
朱棣不知道文官们的想法,只是说自己的:
“儿臣也读过论语,之前儿臣一直认为,论语里说的,肯定都是对的,不会有任何错误。”
刘基皱眉,心里隐约产生了些许不好的预感,这小子到底想说啥?
朱棣继续道:
“但是,国师今天带我们出去游了一圈,儿臣用自己亲眼看过的事实,和论语里的内容对比了一下,发现论语中,存在着巨大的错误。”
“啥?”
刘基等人的脸,刷的一下白了。
果然,那妖人确实在误导皇子们。
听听,都敢直接质疑论语的对错了,还敢当着自己这些大儒的面,指出论语是错的。
若是普通人的孩子,开口说论语错了,他们倒不会产生这么大的反应。
但是,如今说这话的人,是皇子啊。
还是这么小的皇子,若是让他从小就立起了圣学是错误的观念,那还得了?
李善长和宋濂等人面色微变。
朱元璋看了朱棣一眼,脸色却显得平静,他鼓励道:“是吗,错在哪里?”
朱棣想了想,说道:
“父皇,论语错就错在,它说的很多道理,都太过于笼统了,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包括什么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又什么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民无信不立……”
这些论语中的话,朱棣张口就来。
可见,是没少看书了。
朱元璋不禁有些欣慰,刘基和李善长也都暗暗点头,四皇子倒是好学!
只听朱棣继续道:
“儿臣看了论语之后,心里觉得,孔圣人当真是了不起的人物,以民为本,推行仁政……儿臣自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
殿内,一众儒士,均是默不作声的点头。
孺子可教!
然而,就在此时,朱棣话锋一转:
“可是……国师今日带我们在南京城逛了一圈,儿臣在城里,观察了很多百姓。”
“他们之中,有羽扇纶巾的白面书生,还有叫卖吆喝的小贩,甚至还有乞讨的乞丐。”
朱棣认真说着,众人也认真听着。
PS:日常求花和求票!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6月3日到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