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4章破局的人
张学舟赶了一个较好的时间。
或许是皇太后一脉的人奔赴长安需要较长时间,又或许新帝和皇太后临朝已经探讨过数次,又或是清退安乐宫势力费了数天时间,他奔赴未央宫时还遇上了朝廷核心会议。
涉及举荐,新增朝廷官职,罢黜复杂繁多的官职,设立朝廷新制。
这其中有新帝上位就推动的部分儒学制度,也有皇太后极力所推动的制度。
相较于安乐宫掌权时直接控制朝堂,皇太后并没有那么专行独断,而是和新帝来来回回商量。
这其中有不少建议让新帝难于接受,但他又拒绝不了。
等到招入的张学舟一番赞美,新帝觉得自己心中的抗拒被冲击的七零八落。
他辩驳了数句,最终如普通人家子女不得不听从父母建议一样,将皇太后诸多建议都认同了下去,也同意自己早朝时会依照相关进行朝会。
“好你个东方朔,我招你进来不帮我也就算了,你还附和,你附和也就算了,你还拍马屁,你只谈好处不谈坏处,明明知晓这其中有弊端也不开口劝阻,你这是想气死我!”
恭送了皇太后回长信宫,诸多大臣告退,时间已经到了晚宴。
新帝看着桌子前的饭菜,他觉得自己一肚子气,压根不需要进食就饱了。
指着张学舟骂了一通后,他心情才舒畅了一些。
“陛下,咱们的人呢”张学舟问道。
“尽数都是一些墙头草,哪有什么人!”
新帝摆摆手。
别说张学舟不敢乱站队插入皇室纷争,少有什么头铁的臣子会在皇太后和新帝之中做二选一。
母子关系再差也较之帝王和臣子的关系要亲近。
一旦发生什么事,舍臣子维护母亲也就成了必然。
如果早知道未央宫大殿在协商这些重事,张学舟哪会钻进去。
他此时也只得翻新帝的老底。
如果将朝廷数千官员比喻成一群失去方向的羊,新帝身边必须有一个领头羊,要么就需要新帝像秦皇一样具备领袖的能力才能带着这群羊冲锋。
没有这种条件就不需要挑三拣四,皇太后至少能在此时站出来接替太皇太后。
哪怕皇太后威望不足,对方也是实打实在做事,甚至于不断助推新帝。
诸多朝廷纲领都是由新帝亲口发出,这也是在提升新帝威信和存在感,而不是像安乐宫那样将新帝直接架空。
如果太皇太后能像皇太后一样对待新帝,张学舟觉得新帝早就感恩戴德了,哪还会有当下的这些小情绪。
“母后说太皇太后过世,周边肯定有邻国会趁乱起事,你觉得朕派哪些人去练一练比较好!”
“除了我这种体弱多病的人,您送谁去都行!”
新帝刚刚抛出一桩事,张学舟拒绝得干脆利索。
他伸出手指了指张学舟,又将手指戳到了盘子中的青菜上。
“收了收了,不吃了!”
服丧期忌腥荤,新帝伸手沾了沾味道,而后开口挥手让宦官收了这些难于下咽的菜,只留下了一壶水酒慢慢品尝。
“你说我们大汉国什么时候能出一个像道君那样具备威慑性的强者?”新帝叹声道。
“李禁卫长很强,他应该能媲美道君了”张学舟道。
“他强归强,但李广不会完全听朕的话”新帝摇摇头道。
人皇朝制与秦皇一统制存在区别,新帝信任李广,但在关键问题上无法信任李广,也惧怕对方把控重权后的忽然倒戈。
但若要让新帝再挑一个重量级的顶级高手出来,又需要对方完全效忠于他,他实在挑不出来。
说到底,能登入三界顶级高手的修士没几个愿意屈居人下。
只有新帝比对方强,顶级高手才有可能会服服帖帖。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新帝真能做到傲视群雄,他也就不需要其他人当陪衬了。“你此前举荐的那位李少君道长实力非凡,他能不能入朝廷为官?”新帝再次开口道。
“李道长年迈身体又有病痛,时常需要静修,他也不通晓朝廷之事,此前就因此拒绝过太皇太后数次,只怕是难于入朝。”
张学舟迟疑了一下,只觉新帝求神拜佛错了方位。
如果重用李少君这种货色,张学舟觉得比重用李广的风险更高。
“如果陛下有什么需求,他又能做到,邀请他帮帮忙应该无妨”张学舟道。
“李道长术法神妙,伸手便能缚敌,一身本领堪称少有,不能入朝真是太可惜了!”
新帝惋叹了一声,又瞅了瞅张学舟。
张学舟一身都是病,也没一个当臣子的模样,但新帝能忍受张学舟这种人在身边。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身边人少的原因,也不仅仅他测试过张学舟的‘忠’,而是张学舟真能办成一些事。
如果说张学舟邀请李少君算是一个意外,张学舟当下还能和泾河水神龙王打交道。
泾河龙王没有选择许昌,也没有选择李广、路博德等人,偏偏就选择了张学舟作为朝廷沟通的桥梁,新帝觉得这就是张学舟的本事。
走好运、碰巧等词不足以形容张学舟这种交际力,其他人也没这种能耐。
如同李少君一样,泾河龙王同样不可能入朝廷,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新帝觉得对方有较大概率进行合作。
他迟疑了数秒,而后才缓声开口。
“许昌和李广禀报时提及泾河水神龙王愿以你作为沟通朝廷的信使,你能不能借此身份拿到这位龙王的精血?”新帝问道。
“泾河水神龙王能夺得龙珠,他必然是五湖四海龙王中的强者,臣这点本事只怕是不行!”张学舟摇头道。
“看来他选你当信使并非没道理!”
新帝瞅了瞅张学舟。
能见到这位泾河龙王的人没实力,有实力的高手又见不到泾河龙王。
哪怕张学舟有谋害之心,张学舟也奈何不得泾河龙王。
赤霄剑开锋需要的是应龙血,但万一泾河龙王的精血符合需求,哪怕只能临时用一下,这也远好过他拿一把假剑充数。
新帝本想借泾河龙王的血给赤霄剑开锋,看看是否能激活真正的赤霄剑,左右寻思一番后只能暂时放弃了这种心思。
“胡亥没有真正的赤霄,他走不出自己所面临的局!”
张学舟在数年前就有过较为精彩的回答,新帝离相关条件只差了一点点。
他这些年有数次一举扬名的机会,但拿着假赤霄剑的他哪能展现神威。
他分不清好坏,也辨不清忠奸,自身的实力差了一线。
曾经强盛的大秦就是亡于失控,秦二世在死之前才知晓大秦王朝满目疮痍。
如果一切遵循景帝的交代,他这些年都陷于一个几乎要逼疯人的困局之中,只能看着汉国朝着失控的方向前进。
皇太后诸多新朝政对新帝有一件唯一确定利益的事,那便是久不入长安城的董仲舒可以趁着这一次举荐重归朝廷。
在景帝逼梁王卜算的卦象中,董仲舒能带来延续大汉的契机。
而新帝也很想和董仲舒真正交流一番,想学一学对方的天人之感应,看看是否有可能裨益自身。
如果赤霄剑不可用,董仲舒就是他唯一破局的可能。
为了确保董仲舒能前来长安城,新帝不得不亲口叙说举荐制度的朋党弊端。
新帝上任时就进行过的下诏举士,董仲舒也曾在这其中取为上第,但诸多人出于私心举荐门生故吏、好友亲朋,甚至营私舞弊、朋比结党,让他屡次的选拔人才都是草草收场。
“你说朕要怎么做,才能让真正有才能者出现在长安城?”
虽说张学舟不再是金马门待诏学士,但新帝照样考了张学舟一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