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乱世潜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九章刘表的计划

一个月后

北方南阳郡的战事已定,平静如初而荆州之内,没有硝烟的战争,却在弥漫。

各个家族,为了自己族中弟子的前程,手段是层出不穷。

相互揭发,相互举报,相互栽赃嫁祸,相互使绊子

这可把州牧刘表高兴坏了。

只要是证据确凿的,该判的判,该罚的罚,绝不手软。

很多时候,哪怕证据差了一点,哪怕刘表明知道他们在栽赃嫁祸,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狠狠地判下去。

原因无他,自家的事,自家最清楚。

刘表单骑入荆州,佳话传天下。

可是,这佳话背后的苦,除了刘表,谁知道?

风光的背后,便是龌龊的肮脏。

那些捧刘表位的人,就是真的被刘表的外貌才华所折服,然后,郑重其事地跪下,让其统治?

别做梦了!

说到底,无非是利益两字。

当刘表侵犯了他们的利益,换个州牧,又有何不可?

然而,对于已经当州牧的刘表来说,岂能轻易地被人换下去?

失面子事小,能不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是而,和荆州世家的斗争,自刘表任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而且,还要一直持续下去,不死不休。

这时,荆州世家的相互攻击,自掘坟墓,不正是刘表所希望看到的?

当世家之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刘表的手,已经伸到很多地方了。

荆州的世家之人,只能是打掉门牙肚里咽有苦说不出!

这日,身为荆州世家代表的蔡瑁,亲自出面牵头,举行一场荆州世家聚会。

荆州的世家,纷纷派人参加。

短短两个时辰的时间过后,大家达成了共识。

不争了,先共同对抗刘表,拿下荆州的大部分官职再说。

是而,一份封赏名单,在两个时辰之后,整理出来了。

数日后,荆州襄阳县中的州牧府,刘表的书房内。

看着面前的南阳郡汇总战报,刘表的脸,露出一丝即欣慰还苦涩的笑容。

为何?

自然是此战的这份封赏名单。

从头到尾,一大串的名字。仔细数下来,立了功,需要升迁的军官,至少有一百二十余名。

身为刚刚稳定下来的州牧,刘表不差这些名额。

再来这么多,他也不惧。

可是,现在的刘表,却不能签这个字,将这张封赏名单进行下去。

原因无他。这一百二十名军官中,有一百一十名,是荆州的世家子弟。

这个先例,不能开啊。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次数多了,他刘表的命令,还有用吗?

可是,不封赏下去,行吗?

这已经严重的侵犯了荆州世家的利益。若谈不拢,当场掀了他刘表,也不是不可能的。

怎么办?

如何破?

就在此时,刘表看到了一个名字黄御。

关于他的信息,在刘表的脑海中,浮现而出。黄祖的庶子,一直被黄祖的夫人和嫡系一脉欺负压迫

突然间,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刘表的脑海中

刘表和荆州世家的矛盾已经产生且无法处理了。

那么,就想办法分散荆州世家的精力。让他们忙于家族内斗,没空和自己对抗。

至于引起家族内斗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说,嫡庶之争。这问题,一直都是家族的最大难题。若把这个问题放大化,嘿嘿

就拿江夏黄氏来说吧,若自己重用黄御而非黄祖之嫡子黄射,估计,黄御会对自己感恩戴德,黄祖会手忙脚乱吧。

若黄祖乱了,那江夏郡,便稳定了。若郡郡如此,自己的州牧之位,不也就稳定了。

而自己呢,只付出了一个官职而已。

想到这里,刘表的思路瞬间打开了。

此计甚妙啊!

同时,刘表对黄御的喜爱之情,也跟着加深了几分。

抛砖引玉,黄御,就是那个砖。

于是乎,刘表大笔一挥,黄御官升一级破虏营牙将。

在这里,刘表又使了一个手段。

让这破虏营,归长沙军管辖,粮草由长沙军供给。而且,黄御麾下统领的三千人马,可在江夏军和长沙军中,任意选拔。手下的三名别部司马,也可自由任命。

表面,这是给了黄御极大的自主权利。实际,这将会挑起江夏郡太守黄祖和长沙郡太守张羡的矛盾。

年轻时,经历过党锢之祸的刘表,运用起这些政治手段,炉火纯青。稍微一发力,便让黄祖等武人,措手不及。

与此同时,刘表将各家的庶子都选拔出来,皆官升一级,任有实权的职位。而嫡子呢,不一定升多少,可能是半级,也可能是一级,还有可能是三级。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任虚职,无实权。

当然了,那些大世家,像蔡氏,蒯氏,庞氏,黄氏,张氏等的嫡子,自然就不能如此安排了。他们在各地,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实职、虚职对他们来说,区别不大。

对此,刘表有另外一个应对之策。

将南阳郡一分为二,北面的二十县,依旧为南阳郡而南面的十六县,为章陵郡。

多了一郡之地,便多了很多官职。这些大世家弟子的安排之事,便彻底解决了。

江夏郡太守黄祖的嫡长子黄射,任命为章陵郡郡丞蔡瑁的嫡长子蔡进,任命为章陵郡都尉长沙郡太守张羡的嫡长子张怿,任命为章陵郡主薄。

嘿嘿三人皆任副职,皆有可能荣登太守之位。

这其中的争斗,呵呵

封赏下来了!

能看明白刘表意思的世家族长,皆在心中破口大骂,却又无可奈何。

庶子也是子啊!

“刘景升,你个不当人子的东西。扬庶灭嫡,这是不孝。”

不能看明白刘表意思的世家族长,是皆大欢喜。

比如说,黄祖收到封赏信息之后,就高兴的连醉了好几天。

自己的儿子,一南一北,皆任要职。

看来,这是黄家要雄起的征兆了。

黄射那边,都是自己的安排,相安无事。

黄御这边这个小兔崽子,翅膀硬了,要敲打敲打了。

随着封赏名单的传达,黄御的任命也传了下来。

虽然刘表说的很明确了,但黄御知道,他肯定做不了主。三名别部司马,黄御能决定一名,便是黄祖很给他面子了。

至于麾下的三千人马,江夏郡这边,应该会很给力的。

果不其然,一天之后,黄祖精选了两千人马给黄御。一千烈虎营步军,一千江夏水军。同时,还有五十艘战船。

别部司马,也来了两名,一名是黄御的熟人,烈虎营鲁夏一名是江夏水军的,叫做田康。

至于这第三名人选,黄祖给了暗示邓豹。

这可不符合黄御的心里设想。

毕竟,他的选择是文聘啊。

好不容易花大精力弄来的名将,不重视他,岂不是浪费?

于是乎,黄御假装没看明白黄祖的暗示,任命文聘为第三名别部司马。

生米煮成熟饭,看你黄祖怎么办?

任命下来了。

文聘高兴了,黄祖不愿意了。连夜派人将黄御叫回到黄府之中。

书房之中,黄祖一脸铁青的问道:“我听说,你为了把文聘弄过来,把攻破冠军县的功劳,都让给蔡勋了?”

黄御:“确有此事!但也不是很准确。那时的文聘,属于襄阳军。攻破冠军县,他有三分之二的功劳。而且,此战过后,我也得到了相应的封赏。”

黄祖:“别跟我说这些没用的。你就回答,是,还是不是。”

黄御:“是!”

黄祖:“好,敢承认就行。”

“身为一名主将,我想,你应该明白。

将士们需要什么?

你这样剥夺了他们的军功,他们寒不寒心?

寒心了之后,你如何率领他们作战?如何让他们为你出生入死?

我江夏军,人才济济,就缺一个文聘?”黄祖对着黄御,发出了连问。

黄御:“若父亲觉得,我只能成为一名主将,在此事,我无话可说。”

黄祖:“怎么?

还没学会走,就打算跑了?

当一名主将,你都不合格。还打算当太守?”

黄御心中暗道:“父亲,我不是打算当太守,我是打算当州牧的。”

但嘴,却是态度诚恳的说道:“父亲教育的是,我知道错了。”

黄祖:“这才对嘛。我是你爹,又不会害你。我说这些话,都是为你好。”

黄御:“孩儿知道!”

黄祖:“我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但要提醒你一点,下一次,想好了在干。别老让我给你擦屁股。

分黄金的事,做的很对。既要名,还要利,这样才会壮大发展。

但是,不要单纯的以为,分了黄金,就万事大吉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虽然他们拿了黄金,但是,他们立了功,你不给他们升职,他们便会记恨你一辈子。

人都这样,好事容易忘,坏事容易记啊!

这一战中,该升迁的军官将士,我都调到给你安排的两千人马中了。善待他们,让他们看到你的诚意。”

黄御:“多谢父亲指点!”

黄祖:“文聘的事,不是我故意为难你。他资历尚浅,怎能轻易地委以重任?”

黄御:“父亲,我知道你的心意。但这文聘,绝非常人。得他一人,胜过三万雄兵。我不得不重视他啊。”

黄祖:“这么厉害?他是哪个世家的?”

黄御:“父亲,英雄不问出处”

黄祖抬手,打断了黄御的话。

“咱这荆州是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

他可以为将,但这其中的艰辛,你要提前做好准备。

还有,没任用邓豹,记得和邓虎说一声,许下个承诺。

莫要让跟着我的这些老人们寒心。”

黄御:“孩儿定当谨记于心。”

黄祖递给黄御一些文卷,说道:“这是长沙郡张氏的资料。这些年,他们收拢了一些势力,其心不轨。

虽然你的麾下有三千人马,但是,你去任的时候,也要注意安全啊!

事出突然的话,能跑则跑

只要你在,破虏营就在。

三千人马而已,长沙郡养不起,我给你养。

咱江夏郡,别的没有,就是有钱和粮食。”

黄御:“我爹威武!”

同时,在心中暗道:“当一个二代,真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