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湖路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心中有把尺

隔天一早丁莫野动身前往少林寺。循路而,远远就看到少林寺的小山门矗立。

走到近处,果如茶铺掌柜的所说,一个年约三十多的胖僧人盘膝坐在山门边,双手合十低头诵经,神情庄严。

胖僧人是少林寺的知客僧,名叫慧慈,是在山门口专门负责接待来客。

这时慧慈听到脚步声便停止了诵经,抬头见一少年东张西望地走来,本来还想应该是来拜师的,但见他身背药篓子,篓子里还有些带着泥的药草,看样子是来采药。

略感失望的喧声佛号后,对来人说道:小施主,这附近山区均是寺产,采药还请至他处!话说完闭眼,不予理会。

丁莫野将慧慈的表情看在眼里,心想为什么和尚刚看到自己时眼神中还有点兴奋,后来发觉是个采药的,便不理会,难道是因为采药?他想先探探情况,说道:我不是来采药的。

慧慈睁开眼看了看丁莫野,见他年龄已过练武年纪,不像来拜师更不像来切磋的。摇头道:本寺是禅宗,不礼佛、不拜佛!小施主若是想进寺里拜佛,还是请回吧!话说完又闭眼。

丁莫野摇头道:我不是来拜佛的。

慧慈听他这么说,这才仔细的打量。见他面容秀气,细皮嫩肉,若不是身穿粗布背着药篓,还以为是个富家少爷。却见他药篓子里插着一把剑,皱眉道:看你这年纪也没练过几年功夫,如果是想来切磋,我劝你过些年再来。

丁莫野又摇头道:我也不是来切磋的。

慧慈心想不是采药不是拜佛也不是切磋,那是来做什么?难道是来探亲?又说道:小施主可是有家人在寺里出家?出家人四大皆空,早就斩断了尘缘,就算你有家人在寺里出家,也不会见你。贫僧劝你不要浪费时间,早早回家去吧!

丁莫野还是摇头道:我也没有家人在寺里出家。

他昨天想了一天。少林寺有这么多的人来拜过师,早就洞悉拜师的那些路数。自己要拜师,要给和尚不一样的感觉,或许还能争取一点机会。

我是来看大师的!丁莫野说了一个让慧慈惊讶的说法。

慧慈饶有兴致的看着丁莫野,问道:为何来看我!

听说少林寺的知客僧是个重要的职务,我是来看看大师为什么能坐这个位置。果然,闻名不如见面,大师确实看来是佛法高深的模样。不知大师佛号如何称呼?近寺多少年了?知客僧是少林寺的第一道关卡,所以他想先巴结慧慈,至少要能先过第一关才有后续的机会。

贫僧慧慈,七岁进寺,至今已有二十四年。慧慈自知知客僧在少林寺本是个很差的职务,都是打发寺里没关紧要的人来做。这时听眼前少年说,才知道在外人眼里,知客僧是重要职务。心里非常的得意,回答问题便非常的顺畅。

二十四年,是有些年头。不知大师当年是如何进到少林寺的。丁莫野继续问。

贫僧是个孤儿,被枯严师父带进寺里的。慧慈回答。

果然慧慈大师是有佛缘之人。丁莫野道。

慧慈微笑唅首表示同意。不过他认为眼前少年的来意,决不只是来看自己,问道:小施主除了来看贫僧外,不知还有其他来意?

当然有的,我想知道要如何才能跟慧慈大师一样,拥有高深的佛法跟武功,还能坐知客僧这么重要的职务。丁莫野道。他将慧慈的表情看在眼里,继续吹捧他。

慧慈七岁进寺,原是安排做武僧,但练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他没有练武资质,就被转去做学问僧。没想到他对佛理也没有悟性,连抄写经书都是错误百出。

少林寺对这么一个练武不成佛法不受的闲人,只好打发他来做知客僧。本来慧慈对自己都已经缺乏信心了,但这时听少年说起自己在他眼里是如此的看法,一张脸顿时笑得比莲花还灿烂。

小施主过夸了,佛经颂多了,自然能像我一样身带佛法。你要是虔心向佛,有朝一日也能如我一般。至于武功嘛!我们少林寺的武功自然是名闻天下。

唉!我就是凡夫俗子,要是能如同慧慈大师般宝相庄严,又能身负旷世绝学,就算叫我做和尚,我都愿意。丁莫野打蛇随棍,说出心里真正意思。

慧慈听到少年说想当和尚,灿烂的脸眼里却露出了狡黠,说道:难!很难!非常难!

丁莫野从慧慈眼中捕捉到那一点的狡黠,问道:不知大师说的难,是如何的难法,难道做和尚很难吗?

不只是做和尚难,学武功也难,读佛经更难,进少林寺更是难加难。慧慈想到了自己在寺中的遭遇,脸难免有些黯淡。

丁莫野对慧慈这次表情的转换有点拿不准,试探的道:可是我看不管是当和尚、学武功、读佛经还有进少林寺,在慧慈大师身我都看不到一点困难,莫非还有其他困难之处?

你叫什么名字,先说说你的身世,还有为什么想进少林寺。慧慈没回答问题,反而提问。嘴角勾着一抹戏谑,然后露出认真侧耳倾听的模样,可也正因为嘴角的那一抹戏谑,变得整个神情都不正经了起来。

丁莫野瞬间读懂慧慈嘴角的戏谑,他的心里顿时不舒服。因为那抹戏谑表达的很明白,里面有贫僧知道你的来意,说出你的一切,贫僧最爱听这些。

为什么要说这些?丁莫野没搞清楚慧慈真正的想法之前,不想泄了自己的讯息。

慧慈做了十来年的知客僧,遇到太多形形色色来拜师的人,但像眼前少年这种的倒是首见,对他来了兴。看着他灵动的眼睛道:贫僧看你好像还有点佛缘的样子,把这些问题都说清楚了,贫僧再考虑考虑你适不适合进少林寺。

难道慧慈大师能因为我的身世跟遭遇来判断我是否有佛缘?

贫僧心中自有一把尺。

尺度为何?

贫僧心中有佛!

所以慧慈大师的意思是只要您认为有佛缘,就能进寺拜师。出家人可不能打诳语。慧慈虽然对答如流,但丁莫野从他眼中看出他的敷衍。

我这关过了,最后还是寺里的师伯、师叔来决定收徒。我这关都过不去,连进寺里的机会都没有。

不知您引进了多少您认为有佛缘的人?又有多少人因此被收为徒弟。

慧慈皱了皱眉,将双手合十的手分开,屈指数了数,顿了半响后,说道:没有!

是哪种没有?

两种都没有。慧慈回答的有点尴尬。他没想到这个少年这么难缠,问事情问得这么细,本来还不想回答,但他前面提醒过自己出家人不能打诳语,现在不说清楚都不行。

所以意思是收徒的事情大师没有权力作主。

慧慈本想照实回答,但是又不想在少年面前失了面子。突然想到不说话就不用打诳语,于是闭口不言。将头转到一边,连看都不看丁莫野。

丁莫野见慧慈不回答,不用说也知道答案,可想而知慧慈的职责根本就是打发拜师的人。这样看来少林寺根本就没有收徒的打算。认清了事实,一时间只想就此离去,但转念一想,却又心有不甘。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