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带着徐妙云错认朱元璋当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谈论科举,南北分榜

“我可是喝过不少的好酒,可完全没喝过如此惊艳的味道,色泽还鲜艳如血,放在这种酒杯里,真是好看!”

“就像你说的,这样的酒跟宴席确实是很适合,十分的有格调,用来宴请太适合不过了!”

朱赟得意的笑道,“必须的,老爹,我推荐给你的,绝对是好东西!我可是专门拿来孝敬您的!”

朱元璋说完,又自己倒起酒来,没一会儿,他就喝下了四五杯。

朱赟没想到自己老爹如此喜欢红酒,不过看到脸有些红晕,赶紧前劝阻。

“老爹,小酌怡情,这样的好酒,我管够!”

朱赟边说边拿走他老爹手里的酒杯,交给徐妙云,接着,很严肃的说,“老爹,这次我来,还有一事要跟您说,你近来记住不要跟科举考试有关的官员有所牵连!切记!”

朱赟一说完又恢复懒散的样子,继续抓起鸡腿吃起来。

朱元璋听到后,脸色立马一变。

“儿子,科举可是朝中大事,你可不要信口开河!”

朱元璋刚才确实觉得这少年有几分胆色,可现在事关科举之事,容不得儿戏。

朱赟放下了手中的鸡腿,擦了一下嘴继续说道,“我可没胡说,科举考试的成绩马就要公布,这一公布会牵连很大,你只是个小官,一定要置身事外,明哲保身!”

朱元璋一听后大惊失色,科举考试的成绩,他确实已经知道,只是一旦公布出来,就会引发朝堂震动。

因此,他近来正在忧心此事,思考要如何权衡处置才更为妥当。

可朱赟这个少年,竟然能知道此事,让他觉得十分意外!

胡惟庸正好走过来时,听到了朱赟的言论,看到朱元璋的面色一变,担心龙威大怒,立马呵斥朱赟,“你小小年纪,怎敢议论朝堂之事,这可是要杀头的!”

胡惟庸,边说边看着朱元璋的脸色。

朱元璋转念一想,反正这小子不知道自己的身份,正好听一下他有何见解,于是脸色稍缓。

“儿子,你觉得此事,皇会怎么做?”

“皇也有他的难处,南北方的情况原本就不同,这就导致学子们的水平不同,可结果一公布,难免会让北方的学子寒心!也会让皇的皇权受到质疑!”

朱赟缓缓道来,他作为后世的人,对大明朝这次科举考试之事了如指掌。

洪武三十年的这场南北榜案,朱元璋在公布了科举考试的成绩之后,只有南方士子榜有名,北方士子无一中榜,就有了关于他只有半壁江山的传言,之后,还斩杀了大批与科举考试相关的官员,成了一场历史冤案。

“总之,老爹您听我的,您就尽量撇清与那些官员的来往,这事,我们管不了的。”朱赟很严肃的说道。

朱元璋面色不改,可内心十分震惊的看着朱赟。

“这都是历史原因导致的,北方由于长期受战乱之苦,北方学子没法安心读书,造成了南北分化十分显著。”

“即使皇帝知道其中缘由,但是他也不得不这样做,因为相对于公平,他更多的要考量政治因素,要安抚北方学子。”

“老爹,这事换成谁当皇帝都是一样的做法,成大事的路,势必要有些牺牲,再说伴君如伴虎,这些朝臣也早该想到的。”

朱赟有些无奈的摆摆头,喝了一口红酒,继续说:“其实,皇也算是一代明君,之后他会出台一项政策,用于解决此事。”

胡惟庸听到后,都不由得惊讶的问道:“什么政策?”

朱赟稍稍一停顿,说道:“南北分榜!”

闻言,朱元璋不由的脸色稍稍一变,自己心中确实已经有这个想法,这少年居然窥探到自己的心意。

真是不简单!

他到底是何身份!

朱赟看到老爹的脸色有些微恙,心中也明白,自己的的这些言论,他现在确实还不能接受,不过,自己只是说出了历史而已。

朱元璋饶有兴致的继续追问,“儿子,如果皇这样做了之后,此事应该就无碍了吧?”

朱赟看了看他老爹,继续侃侃而谈,“老爹,此言差矣!”

“南北分榜之后,确实能解决北方学子此时水平不济的问题,但是之后也会出现新的问题。”

朱元璋眉头一皱,“都安抚好北方学子,还能出现什么问题?”

朱赟白了朱元璋一眼,心里想着,难怪他老爹混了这么久还只是个小官,只好继续说下去,“俗话说的好,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