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时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 东坡居士

“小子李三坚求见老丈,望老丈许小子入室拜见。”

此日天刚蒙蒙亮,李三坚备了一些简单的礼品,就来到了一处小木屋之前,向着小木屋鞠躬道。

小木屋位于小渔村的西北部,有着棕色的门,黑色的墙,似乎是年底久远。

屋子左边是一片菜地,地里种着一些青菜,右边是一些青梅,此时正是青梅结果的似乎,青梅书挂满了青涩的果实,一个个沉甸甸的的,远远望去,青色一片,显得异常幽静。

李三坚喊了数声之后,小木门发出吱呀一声就打开了,从里面出来一人。

此人年约二十岁下,个子不高,头发乌润,鹰钩鼻,身材是短小精悍,穿了一件青不青、灰不灰的短衣,出来后就看着李三坚,眼珠滴溜溜的乱转。

“我家老爷说了。”此名汉子随后对李三坚说道:“请你先回去习礼后再来不迟。”

礼?李三坚闻言顿时张口结舌的,李三坚除了会鞠躬,哪里会什么宋代的礼节啊。

目前关键是李三坚周围没有一人会宋之礼节,都是些渔民,哪里会汉家礼节?

此前李三坚通过观察曾经帮助自己老者的言语、气度,得出结论,此人定是个不同凡响之人,此时李三坚得罪了岛的土霸王,毛道峒的峒主王坤瑞,因此李三坚欲求助此名老人,当然李三坚前来的借口就是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

李三坚原本想自己一来,应该马能见到这名老人,可没料到却被老人一口回绝。

“这位哥哥尊姓大名啊?”李三坚随后问道。

“称我高二就行。”高二答道。

“高二哥哥。”李三坚吞吞吐吐的说道:“小子自幼家境贫寒,根本不知礼,回去也没人教我礼节啊。”

家境贫寒?家境贫寒并不是不知礼的主要原因,高二心中暗道,不过是夷狄而已,当然不知汉家礼节的,对此,高二是理解的。

“真的不知如何习礼?”高二将李三坚小嘴挺甜,并且人也长得挺俊,因而对李三坚有了些好感。

“确实不知,且不知道该从何学起。”李三坚恭恭敬敬的答道。

“也罢,今日小爷心情好,就教你一些礼节吧。”高二此时有些开心的说道。

高二本是开封府一名泼皮,浮浪破落户子弟出身,不过高二却是异常聪明伶俐,举凡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般般精通,除此之外,他还颇能诗书词赋,被人举荐到老人身边做了一名贴身仆从,老人被贬到琼台儋州之后,高二也随同老人来到了琼台儋州,也算是忠心耿耿的。

“仪礼、礼记、周礼,此为三礼;礼、仪、廉、耻是为四维;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此为八德,人需知礼而守礼。。。”高二缓缓的说道。

高二心中有些开心,自己本是个泼皮,可居然如一名大儒般的教一个小子习礼,对此,高二是异常得意。

高二见李三坚听得云山雾绕的,于是微微一笑道:“今日就先教你日常一些礼节吧,日常见面一般行揖礼,并叉手与唱诺。凡揖人时,则稍阔其足,其立则稳,揖时须曲其身,以眼看自己鞋头,如此则威仪方美观,揖时亦需须直其膝,不得曲了,当低其头,使手至膝畔,又不得入膝内。诺毕,则手随时起,而叉于胸前。揖时须全力,不得只出一指,谓之鲜礼。揖尊位,则手过膝下,诺毕,亦以手随时起,叉手于胸前也。。。”

高二稀里哗啦说了一堆,语速也挺快,将李三坚听得越来越糊涂了,眼睛之中露出了迷茫之色。

“哈哈”高二见状不由得笑了起来,于是拱手高举,自而下对空拜了一拜道:“来吧,跟着学。”

李三坚闻言于是也是跟着高二学了一遍。

“此为长揖。”高二随后双手叠放在胸前,举起轻轻晃动,身略前倾:“此为作揖。。。”

两人一个愿教,一个愿学,两人折腾了好长时间。

“回去吧,将这些礼节学会了再来。”最后高二对李三坚说道。

“老爷,这孩子聪慧伶俐,自幼不过无人教授而已,为何您要赶他走?见见面又有何妨?”李三坚走后,高二问道。

老者捋了捋胡须,沉吟片刻后说道:“玉不琢不成器,小小年纪为了百姓稍做了些事情,就有些得意忘形了,就竟敢与峒主对着干,简直不知天高地厚,让他稍受些挫折,对他今后只有益处。”

“老爷说的是。”高二应道。

“后学小子求见老丈。”三日后,李三坚又来到了小木屋之前,拱手施礼道。

经过三日的“强化训练”,李三坚施礼还是像模像样了,最起码懂得了最基本的礼节。

“哈哈,三坚兄弟来了?”木门打开,高二出门道:“老爷请你进去呢,快进去吧。”

“多谢哥哥了。”李三坚拱手谢道。

李三坚跟随高二走进木屋,忽然看到里堂之外柱子之写着一些诗句。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虽李三坚对许多字并不认识,但这几个字还是认识的,于是就稍微停了下来,饶有兴致的低声念了一遍。

“嗯?小哥儿,识得此诗吗?”正在此时,李三坚身后传来老者的声音。

“嗯,从前似乎是在哪里见过。”李三坚也没主意,抱着双臂看着诗句答道。

“哦?哪里见过。”老者诧异的问道。

“这。。。啊,小子拜见老丈。”李三坚回过头看见了老者,于是连忙施礼道。

老者摆摆手道:“无需多礼,你看得懂此诗句?”

“这。。。多少懂些。”李三坚答道。

“哦,你也会作诗?你觉得如何?”老者接着问道。

“我。。。我不懂诗句,也不会作诗。。。”李三坚老老实实答道:“不过此诗的意思大概有些明白。”

“哦,小哥儿说来听听,此诗意是怎样的?”老者问道。

“无非作诗之人想家而已,呵呵呵呵。。。”李三坚笑道。

“就这些吗?”老者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捻着胡须问道。

“其他的。。。小子愚钝,请老丈明示。”李三坚答道。

“呵呵”老者闻言笑道:“小哥儿请进。”

李三坚正要进屋的时候,忽然发现了右下的题字,其中有“东坡居士”四个字。

东坡居士,东坡居士?李三坚想了想脱口而出道:“苏轼?”

“放肆,小儿怎敢如此直呼老爷之名?”一旁的高二呵斥道。

事情到了此时,李三坚岂能不明白面前之人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李三坚惊得目瞪口呆的,傻楞楞的看着苏轼,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无妨”苏轼见状微笑道:“小哥儿,也知道老夫之名?”

我岂能不知道,简直是太知道了,李三坚心中暗道。

“东坡居士之名,名扬海内,是妇孺皆知啊,小子虽年幼,但也是如雷贯耳啊。”李三坚说道。

“哈哈”苏轼闻言不由得笑了起来。

李三坚年仅十三岁,其口中之言就基本不是假话、恭维之言了,乃是童言,童言无忌。

苏轼万万没有想到,李三坚体内装着一颗了大了许多的心脏。。。

“老爷之名,就连蛮荒之民都家喻户晓啊。”高二一旁恭维道。

同样的话从高二口中出来就不一样了,苏轼横了高二一眼问向李三坚:“你今日前来老夫陋居,有何要事?”

“这。。。老丈前日帮了小子,今日特来表示感激之意。”李三坚结结巴巴的答道。

苏轼盯着李三坚,微笑道:“就这么吗?”

“这。。。还有。。。还有。。。”李三坚支支吾吾的,半天未说出个所以然来。

“欲师从老夫,科举应试,博个前程?”苏轼将李三坚犹犹豫豫的,于是就开口直接问道。

“你怎么知道?”李三坚愕然道。

苏轼猜得一点都不错,李三坚就是这个意思。

李三坚思前想后,只有读书这条路了,而想要读书科举,就得寻个好老师,通过观察,李三坚觉得苏轼定是个博学多才之人,因而此次前来主要目的就是拜师的。

只有科举才能摆脱李三坚目前的状况,只有科举才能离开此处,也许才能过好日子。

李三坚优点就是记忆力超群,且有许多读书的方法,为这个世所不知,因此李三坚坚信只有寻到一位好老师,定是有所成的。

“小哥儿,你错了。”苏轼随后说道:“老夫早已看出你是个聪慧之人,且心地善良,欲读书习字,这是一件好事,可师从老夫,说不定反倒会影响你的前程。”

“这是为何?”李三坚愕然问道。

苏轼闻言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朝廷发生的一幕幕此时浮现在了苏轼眼前,仕途之路对于苏轼来说就是条荆棘、伤心之路,自己妻离子散,被贬黜到了荒凉之地,不就是因为书读的太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