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与小崇祯的七日之约,兰溪几乎一夜没睡,一直掐着点等待时间到来。
而此时在另一个位面的顺天府紫禁城天坛处,一场声势浩大的祭天大典正缓缓拉开。
而为了达到最佳宣传效果,小崇祯还在顺天府内海选了三教九流数千人,共同参加参加大典。
毕竟若只是朝廷自己人看到,这宣传起来也少了些说服力。
只不过,多数大臣都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出席大典。
这位年轻皇帝初登帝位,就大肆铺张这种劳民伤财的祭天活动,这七天下来各种弹劾的奏折堆满了龙案。
一些忠良之臣更是以死相谏,要不是小崇祯拼命拦着,恐怕这七天紫禁城内都血流成河了。
小崇祯的“昏聩”,也让不少人对他彻底死了心,直叹大明危矣。
而此次祭天大典由于是小崇祯一意孤行临时起意,所以也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预习礼仪,一切看去都显得有些仓促。
可即便是仓促,但以大明帝国之力,依旧在这七天内将大典安排得井然有序。
迎神奏乐、燔柴奠玉帛等等
整套祭天大典的仪式一样不少。
只不过等到最后的望燎完毕,台下众人本以为这场闹剧也至此结束。
可没想到小崇祯却并没有离开望燎台,而是再次开始开始念诵其迎神词来。
就在所有人一脸懵逼时,却只见小崇祯面前的虚空中陡然打开一扇通道,随即一番精心打扮的兰溪从中迈了出来。
“恭迎天使降临!”
下一刻,早已提前收到指示的贴身小太监,扯着嗓子一声高唱,众人也顿时从骇然震惊中回过神来。
天使?
我靠,莫不是我眼花了?
老王啊,你看到皇帝面前那个奇装异服的人没有?
什么?你也看到了?难道不是我眼花?
“天使,竟真有天使降临,天佑我大明!当真天佑我大明啊!”
这一刻,无论是满朝文武,还是那数千名三教九流之士,尽皆骇无人色。
在那些个太监的带头下,一声声“恭迎天使降临”如浪潮般传遍整个紫禁城。
就连小崇祯这一刻也做戏做全套,单膝跪在了兰溪面前。
说实话,本来一开始兰溪对这一场戏码还有些嗤之以鼻。
但真当他见到满朝文武跪在面前,感受到那种切切实实的无满足感时,这才理解为何那么多人想当皇帝。
这种感觉,确实很容易让人沉沦啊!
短暂的失神后,兰溪也将事先商量好的说辞缓缓道来。
在这一刻,整个天坛祈年殿前除了他的声音外,众人连呼吸都不由压到了最低。
生怕一个不小心冒犯到天威!
足足过了十几分钟,兰溪才结束沉冗繁乏的演讲。
他一个大学建筑专业出身的莽夫,能在短短十几个小时内记住这么长的文言文演讲稿,可想而知这次他是有多拼。
“今日,本天使有感大明深受灾祸困扰,民生顿乏。”
“特为尔等送来精粮一万石、高产高抗优质粮种一万斤。”
“只要尔等君臣一心,官民一体为帝者为官者廉洁自律,以身作则,恪尽职守,励精图治。”
“天灾可破,人祸亦除!”
说完,兰溪大手一挥。
只见一阵光华闪过,那一万石稻谷与一万斤红薯、荞麦种,就整整齐齐摆放在了广场前。
这一手,也让在场所有人再次高呼天威浩荡。
先前那些还以死相谏的大臣,此刻也觉得脸火辣辣的。
那些三教九流人士,更是恨不得立马将今天发生事编诗作画,甚至是写成说书。
他们原本以为只是走走过场,可没想到竟然能看到这么劲爆的场面。
崇祯元年,春
天有感大明深陷灾祸水火,有天使降临祈年殿,赠精粮万石、良种万斤
当祭天大典发生的事传开后,不止整个大明震动,就连旁边的大金与东瀛倭寇同样震惊不已,小动作都少了不少。
古人最信皇权天授一说,不得不说小崇祯这一手确实妙不可言。
一时间,大明国内民心稍安,各地反叛势力也收敛动作,变得偃旗息鼓。
小崇祯也抓住机会大力推动农业发展,造渠、培田、育种、屯粮。
有了兰溪带来的高产红薯与荞麦,仅两三年时间各地粮仓就被填得满满当当。
百姓吃饱了,对朝廷的怨言也就少了,自然流民流寇也没了。
虽然接下来的几年间,大明境内依旧旱灾不断,但彼时的朝廷腰包丰厚,应对起来也从容不少。
而且红薯这种作物,本身就皮实耐操。
无论是南方峻岭山地、还是北方少水的漠原,这东西只要种下去就能产。
而且这家伙不仅块茎能吃,就连根叶同样能食,简直就是级存在。
虽然历史明末也有一些地方种植番薯,但却并没有大面积推广开来。
何况兰溪带去的还是经过现代科技无数次基因改良的优种红薯,丰收之年亩产万斤丝毫不在话下。
即便是缺水的旱涝年份,也依旧能做到亩产五六千斤。
可以说,这次的代购订单,兰溪从根本解决了崇祯年间的饥荒问题。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