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声音尖锐,贯彻整个大殿。
文武百官听得清清楚楚,且他们也听出了赵高的心思,毕竟,同朝为官这么多年,赵高何等脾性,他们心头清楚无比。
公子高刚回来,便是势头强盛,接连打压他人。
当众羞辱于他,这口气,赵高可没有办法咽下去!
如今此举,赵高这是摆明了要把公子高驱逐咸阳。
不过,他们知道,却也不敢说出来。
无论是公子高,还是赵高,都不是他们能够得罪的。
赵高这一番场面话说完,完全摆出了一副为公子高着想,为大秦基业着想的架势,倒是呈现出了一副忠肝义胆的架势。
龙椅,嬴政听得连连点头,眯眼打量着赵高。
这个赵高,被压了些权力,没想到一改常态,着实让他有些始料不及。
可赵高此人极为聪明,他所说这些,虽然是奔着让公子高远离咸阳外出的目的,可他所说,也的确没错。
大秦统一,六国余孽有的在国内作祟,而有的却是逃到境外,和外族勾结,对边境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其中,边境外敌当中,最大两股势力,便是这匈奴和百越!
而这,也是嬴政心头的麻烦。
他也想着能在有生之年,剔除这些麻烦,可现在的他,是一国之主,他若是亲征,只怕是朝中会出现变故。
毕竟,嬴政一路走来,就是从宫变开始。
他也深知,如今朝中权贵大臣们,心思各异。
而他,需要在这里震慑他们。
这对付外敌的事情,也就一直耽搁下来。
赵高的话,实在是找不到让人拒绝的理由。
嬴政目光看向了公子高,显然,这需要他来自己来决定。
公子高的出色,让嬴政很是喜欢。
“高儿,你觉得如何?”
嬴政这一问,所有人目光看向了公子高。
显然,都想看看,这位出众的公子,该如何应对眼前局面。
这一次征讨逆贼立下大功,还未封赏,却被赵高抬了这么一手,换做任何人,恐怕都不好接受。
毕竟,赵高之心,人尽皆知,而他的势力,更是巨大威胁。
很多人碍于威胁,只能被迫妥协。
瞧着众人瞩目。
公子高嘴角微微扬。
当即朗声说道:“父皇,大秦统一不久,国内尚且需要安顿,此刻若是大举兴兵,无论攻克南北各处,都不利于大秦。”
公子高这一说,同样是摆明了要回绝赵高这个计划。
拒绝外出。
当然,公子高早就决定参军,自然不会这么轻松就回绝。
即便是要走,他也要让赵高掉一块肉!
否则,又怎么会安心的去征战呢?
“哦?高儿有何见地?”
嬴政一听,倒是来了兴趣。
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聪明,有胆识,且勇猛,但却是势头强盛,不懂收敛,这一点,和他相比,便是逊色许多。
嬴政也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更加稳重一些,懂得一些忍耐。
这样对他往后,大有卑益。
可公子高的一番话,却又撩起了嬴政的好奇。
以往在国事,嬴政都是与公子扶苏谈论,虽然偶有分歧,但扶苏的大部分建议也是不错。
可以说,大秦统一之初,安稳固立,也是在父子二人的帮助下完成。
他想知道,自己这位才十六岁的儿子,能有什么想法?
“父皇。”
“当今我大秦,在父皇推举几个政策之后,已然达到了效果,不过,却也还未完全稳固。”
“况且,大秦国土,乃是整个了曾经的七国之地,人口远胜当初,曾经旧国百姓,之所以容易被那些反秦余孽拨动,全因他们心里想法。”
“故而,大秦国内的安定,一直是个长久问题。”
听公子高说起,一众文臣也是接连点头。
这种问题,他们当然想过。
只是,一直尚未想到合适的办法。
也就耽搁下来。
嬴政也同是点头:“你有什么办法解决不成?”
“自然有。”
公子高目光扫视,落在了这一群文臣武将身。
随后,却说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话!
“父皇,如今这朝堂之的人,父皇觉得,可有大用?”
先是一问,嬴政愣住,随后说道:“各部办事,均为不错,你为何这么问?”
“儿臣不觉得不错。”
再否决,连嬴政也是愣住。
这小子,又开始当众跟自己唱反调了!
尽管对自己这个儿子有了些了解,知道他敢说,敢冒天下之大不讳来顶撞自己。
但没想到,这短短两天,两次朝,他都要给自己一些难看。
这也是让嬴政有些尴尬。
“此话怎讲?”
“父皇,您是帝王,乃是大秦帝王,这些人在父皇面前,从来只会汇报好事儿,父皇细想,统一至今,可曾有听他们说过任何不好之事?”
“不敢直谏的人,没有错吗?”
“如今大秦百姓,乃是整合了七国百姓,然,这朝堂之,却都是秦国之时的旧部,办事处事起来,都会偏向秦国百姓。”
“因此,让其他人有了想法。”
“这,就是六国余孽,那些反秦之人为何能煽动他们的原因之一。”
“诚然,他们亡国,必有伤痛,但秦国对待他们的态度,也会成为因素之一,叠加之下,这安定,自然不能安定。”
公子高解释起来,在场大臣听着,却是一个个皱起眉头。
就连李斯,也是挑眉看着公子高。
他这一番言论,可谓,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