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情报部和总参被白寒强大逻辑能力震惊了。
到这里,众人也反应过来,恐怖组织的“目的”和“行为”两者之间,存在严重的逻辑矛盾。
当然,白寒能推演出来,并不是怪之前海军情报部门作战参谋水。
对海军来讲。
1,国宝院士在船被劫持,关心则乱。
2,恐怖分子处决人质,极限压迫神经,来不及过多分析。
换句话,战术节奏,被恐怖分子的“十亿美刀”牵着走。
沉寂良久。
师兮迟大脑意识矢量发动机似的转动,超速思考。
“白寒少校说的有道理。”
“那么,结合东屠后勤与情报来源。”
“本次事件,回归本质,东屠目标——汉国军事卫星,再直白些,就像白寒少校所提,某组织\/Guo,在暗中,借东屠之手搞事情。”
“所以。”
“明处是东屠,暗处有另一个“X”。”
“局势有些复杂.......”师兮迟眼神危险。
进一步拓展思维。
“东屠登船后,挑选人质杀戮,压榨野战军神经,掌控事件整体节奏,确实是为了移花接木!!!”
26岁中校女情报官,抛开部门晋升速度远超正常单位,另一个因素:高智商,160!
师兮迟进入状态,望向白寒,寻求确认。
白寒眯起眼。
“不仅是为了移花接木。”
“我们必须把东屠和“X”拆开看。”
“中校,学时,有人狠狠打你的脸......假如有一天,你可以打他的脸,你会打吗?”
“会!”
“打脸是不是越公开越好?”
“当然。”
“最好让他人格丧失?”
师兮迟秒懂,“X”需要我们量子卫星的技术,东屠需要报复,制造政直影响力。
她不假思索反问。
“所以,东屠以院士为诱饵,其实又可以看做诱敌深入?”
“是的,之前说过,我国不会与恐怖组织妥协,尤其在对方杀害人质后对吧。”
“当然。”
“杀害人质,会激起我们国民反应对吧?”
“对!”
“所以,东屠诱敌深入,一旦伞降落地,等待我们的大概率陷入包围圈,军事人员被俘,被杀,汉国失败,这会是一个比罗斯人质事件,撞楼事件,更恶劣的侮辱画面。”
“原来如此,这种后果,很严重。”师兮迟闻言脸色严肃回应。
“综述来看,东屠准备的很充分。”
这里“很充分”的意思,是指科研船,变成巨大陷阱,阴谋埋野战军救援标准那种。
“所以,又可以得出第二个结论,东屠不止一艘船,用科研船作为诱饵,吸引目光,用第二艘船,转移卫星。”白寒总结。
“确实,大海虽然大,但航线还是挺忙的,和京城一样堵塞,船多。”至此,师兮迟思路彻底打开。
“我明白了,一石二鸟。”
“......一,以专家为诱饵,给予我方极限压力,迫使野战军救援,这样,战斗在科研船打响,东屠随时可以制造沉船事件,掩盖卫星消失的痕迹,既移花接木战术。”
“二,科研船作为弃子,所以无论怎么救援人质,我们最终都会输,在全球面前社死,既釜底抽薪战术。”
“又又所以,其实一和二两个战术最终目标,让东屠和“X”组织,在目的达成了一个完美战术和利益双闭环?”师兮迟用疑问语气,说出肯定句。
“没错,就是这样,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白寒眼睛燃烧火焰。
“重点在1.5小时情报缺口期,卫星在缺口期间,已经转移到2号船只!”
推演到这里,科研船视作1号船,那么,2号船浮出水面。
但,推演并没有结束。
“师处长,其实不止有2号船!”白寒语气强烈转折。
“我可以确定,不仅卫星不在科研船,人质也不在,所以,有3号船存在!”
嗯!?
师兮迟瞳孔放大。
“80%把握!”白寒认真道。
“我们重新复盘。”
“关键线索,在那名记者——理查德。”
理查德......?
师兮迟神态瞬间生辉,电光火石间脱口而出道。
“明白!确实有三号船!”
“信息差异守则,实锤了,“X”是情报组织!”
女中校气息,危险x10。
信息差异误导守则,只有情报组织会运用。
之前海军情报部之所以陷入东屠陷阱,另一个致命的关键因素,星条旗记者在1号科研船的采访录像,这段录像,恐怖分子看似在输出一些逻辑和信仰,实际,是一种信息欺诈手段。
以下一段话,未来想从事情报工作的同学记录一下。
采访录像,实际可以看做恐怖组织和汉国之间的信息交换工具。
它暴露的直接信息——一名西方记者,在参与记录记录惊天劫船事件。
到这里,正常思维,认定了记者在科研船,人质也会在科研船。
记者,作为一个信息情报里“锚定”的存在。
但如果东屠欺骗这个“锚定”,就等于间接欺骗汉国。
也就是说,东屠在利用公开的“信息内容”,误导野战军。
如果理解面的思路很困难。
举一个直白的例子,用大白话再给大家解释一下。
城市天网大家都知道吧。
假如你参与逃亡游戏,你有十分钟时间逃亡,你该怎么办?
首先,你该知道,抓捕人员会通过大街小巷的监控寻找你。
其次,监控就可以看做你和抓捕人员之间的信息工具。
最后,你想误导抓捕人员其实非常简单。
第一时间走出家门。
在第二时间,第二地点,改变你在之前监控里暴露的信息:如外表特征、衣着、胡须之类的重要特征。
本质,监控也好,访谈录像也好,就是一种信息工具。
如果你可以骗工具,制造信息差异,那么监控啥也不是。
有的朋友该问了。
什么第二时间改变特征,骗监控,这怎么可能?
扯犊子吧!
坦白讲,不仅可能,而且容易到炸。
任何人都可以,你只需要打个电话,让快递员把改变外貌信息特征的服装道具,送到——公园里就行了,把公园第二地点,你在卫生间改变自己在第一地点暴露给监控的信息。
这样———就可以欺骗监控和背后的人。
画重点,真正特工逃亡时,从不去商场换衣服,那样太棒槌了。
而信息误导守则。
在摩萨德特殊行动单位的情报战术模式里,叫做——Delayed,induction。
在克格勃则被称为——бомба,замедленного,действия。
又或者,参总二部的说法——锚定假象策划结构......
“人质在3号船,东屠才能彻底完成,在全世界面前,让我们出丑的战术策划。”白寒语气冰冷。
PS:关于信息差异误导,这里补充一句,看着很绕,其实一点都不绕,大家看的所有谍战剧,《潜伏》、《风筝》这些,主角潜伏在敌人内部,在行动前,一定会制造不在场的“人证”“物证”,以证明“清白”
主角制造的“证据”,本质,就是信息差异,具体策划结构,有锚定误导、延时误导、错位误导等等。
情报课理论部分......
以一段话,当作者放屁
PS:求鲜花月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