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伞兵连长,开局逆天跳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任务结束!撤出!

时间,距离洪水一个月。

K县大堤,六连驻址。

“空六连,紧急集合了。”

值班排长陈默喊道,为了不影响其它驻扎附近部队,哨声集合暂时取消。

歪躺地面、帐篷、或蹲在炊事锅前,盯着面条,仿佛面条很有趣的战士们,木木望向声嘶力竭的排长。

半晌,反应过来。

“嚯,这是叫自己吧?”

努力站起身,摇摇晃晃集合。

空降师尖刀连,用了五分整队完毕。

队列和伪军似的惨不忍睹,一个个晃荡,感觉站不稳。

“报数!”

“一、二、三......”

报数完毕,陈默半面转体,七步跑到正前方。

“连长同志,全连应到110人,广空基地留守10人,烈士3人,重伤员4人,轻伤员12人,实到81人。”

一个月前,成建制跳伞。

恶劣气象,造成多名士兵伞降失败,其中,部分轻伤员已经恢复,重伤员转运杭城医院。

至于烈士,将永远长眠在裕省大地,守护山河。

而在随后救灾过程。

又避免不了。

出现一些伤员。

六连,暂时就这么多人了。

白寒注视一张张憔悴低落的脸,迷彩服外表一层厚厚泥浆包括的硬壳,不禁皱眉。

空中突击,抗洪抢险,一次粗暴的身体摧残,也是严峻心理考验。

然而!

这就是军人的宿命。

白寒挥手,快烂成破布条的迷彩服散发臭味:“归队吧。”

“是!”迷彩服同样脏乱的陈排长默默转身,跑回队列排头。

“稍息!”

“立正!”

“讲一下。”

虎啸山林似的口令声,在残垣断壁,无尽瓦砾之间久久震荡。

士兵集体一惊,小阎王今天吃错药了?

洪水当日的惊天一跳伞降,尉获得“小阎王”外号。

大阎王,自然是指军长罗耀武。

少将来过六连驻地一次。

慰问、鼓励、讲话、拍照,这些全免。

前指空情指挥罗耀武很忙,直升机摔了一架次,七人阵亡,需要他处理,而且六连很累,官兵也不需要听他长篇大论,将军也不是那种人。

双方一拍既合。

大阎王只呆了两分钟,简单看一下官兵状态就走了。

最大动作,给东倒西歪士兵们敬了一个礼。

不需要还礼那种。

白寒深吸一口气。

“44师指挥部指示。”

“抗洪救灾第一阶段工作结束。”

“我连驻点及一切物资设备,转交工程兵8师275团测量大队。”

“今晚撤出灾区......”

“同志们,我们的任务结束了。”

任务结束了?

撤出?

士兵们愣了一下,心情猛地喜悦。

过去一个月,转移群众、到大堤抗沙袋,一共度过七次洪峰,每一次都是极限考验。

从一处大堤到另一处,日夜不停战,所有人的手掌,都磨脱皮,几名老兵,抗沙袋,直接吐血。

乃至,最危险的四浪洪峰,大堤管涌,撕开十米口子,全连跳进水里,搭建人墙。

然而,危险和身体的劳累,不算什么。

真正让官兵无法接受的是:灾民的伤痛。

一个月......印象里,到处都是求助,到处都是哭泣。

家园被毁,亲人被水冲走。

乘坐冲锋舟转移群众时,经常能看见水面漂浮的尸体。

哪怕六连素质最牛批的老兵,44师大比武第一名,号称牲口的二期士官韩立冬,也忍不住情绪崩溃。

今天,终于熬到撤出。

早就到了极限的士兵,精神一松,有几个干脆瘫倒,摔出队列。

傻傻坐在地面。

白寒对此视若无睹。

两世从戎,战略指挥官,尉的冷和大气。

一般人无法理解。

“作为成建制伞降进入七江水坝的部队。”

“六连付出三名士兵永远离开代价。”

“少尉丁鹏、三班长王小山、以及新兵李阳。”

“算轻重伤员......”

“全连伤亡率,超过10%,高达19%。”

“烈士们是好样的。”

话锋一转,白寒认真道.....

“和大家汇报一件事。”

“因为及时泄洪,六连挽救下游三镇。”

“其次,转移L县大光镇灾区两万一千三百人,无一老百姓掉队,无一老百姓伤亡。”

“与陆军某师26团驻守K县大堤,七次抵御洪峰,将十里河堤铸高两米,沙土挖掘工程总量,8700立方。”

“另,乘坐冲锋舟,搜救泛洪区幸存民众两百一十五人。”

“据抗洪总指挥部评估,我连以工作,极大提高了救灾效率、组织力,捍卫住了大堤......七江水坝,打响抗洪第一枪,分洪计划提前实施。”

“至少多挽救了下游三大重镇数千名群众生命。”

“这就是伞降的战略意义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