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钱修文的交谈,让林克对这个复杂的混合世界有了最基础的了解。
比起原本看电影中了解的那点,神矛局对所有的超能力量都有着相当严谨和准确的一套体系。
拥有超能力,是命,拥有多大潜力的超能力,是运。
但严谨的晋升方法,却给了所有超能人士未来。
漫威中的超级英雄能成长吗?
可以。但那天然的美式价值观充斥,明明白白告诉所有人:如果你没有巨大的运气,那么——
穷人靠变异,富人靠科技,儿子靠爹,妹子靠拳。
一次成型,几乎难有提升。每个英雄的提升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都是那种不到绝境不会玩,不到残血不会秀的那种。
林克不喜欢,不可否认这样更燃,更爽,但他觉得‘有备无患’更实际些。毕竟,你不能指望每次危机都靠主角光环嘛。
郭靖黄蓉在射雕还是主角呢,神雕不一样当配角?
神矛局的超能体系是林克欣赏的,努力就能变强,团结就是力量。
没有人全能,所以有了全能小队的概念。
可能尼克弗瑞也是这个初衷所以诞生了复仇者计划,可他却低估了这些英雄们的个性。
首次集结,不欢而散,还得靠同一股复仇的思想才勉强协同作战。
还不等松口气,一封索科维亚协议就让这群家伙开启了飞机场内战。
然后就是老死不相往来,直到灭霸那要命的响指才再次集结。
这一口老槽也不知如何吐起。当时把看电影的林克气得够呛。
说回超能体系。
在神矛局中,将四象全库定为基石,也就是功法,是能够帮助超能人士提升自身的东西,而一些提高超能力使用功率的方法,被定为招式。
针对身体和精神的不同,四大属性也有区别。
身体方面的很好理解。力量,就是举起或承受重物的能力;速度,以在地球标准环境下直线位移的速度为准;耐力,抗击打能力以及恢复能力的并称,会按照超能力的不同选择一项作为标准。
也就是,如果你没有金刚狼那样的恢复能力,耐力就是你有多抗揍。如果有金刚狼那样的能力,抗不抗揍已经没有意义了。
最后就是能量,这个千奇百怪,因为超能力消耗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些消耗体力,有些消耗气,道士消耗法力,鬼消耗阴气。
重点在精神修行,这也是林克最关心的,这意味着他念动力的未来。
阴爻四象中,青龙是最重要的,直接决定念动力的强度,直观点就是林克能用念动力抬起最大多重的物体。
白虎是速度,也可以说是他的思维反应以及调动精神力的速度。直观测量是‘单位距离令物体动’所需时间。
朱雀,代表的是能量。在林克这里就是精神力的总量。不用多解释,拉拢石头和拉动星球需要的能量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最后是玄武,也就是耐力。即念动力的抗摧毁性。一巴掌就能拍散的念动力显然就不大合格了。标准是以一平米念动力防御罩的屈服强度来衡量。
趁热打铁,钱修文开始了他的工作。
以他为林克制定的标准,让林克进行了最基础的‘体检’。
这样全力发动念动力,可是把林克累得够呛,但看到体检报告的时候,林克觉得今天累的值了。
这份报告能更精准地告诉他,他的优劣到底在哪儿:
姓名:林克
年龄:21岁
超能力:念动力
侧重:阴爻
属性:力量-382KG(A级)
速度-151Km\/s(C级)
能量-189600J(C级)
耐力-216MPa(B级)
“看到了吧?你的潜力到底还有多少没有开发。”钱修文指着报告的数据道:“你的精神力量很出色,但你也得知道,A级力量的范畴是很宽的,从360千克到25吨之间都是A级。”
“这么大?为什么不再分的细一点?”林克诧异道。
“不需要,对一般人来说,360千克的力量还是25吨的力量造成的伤害他们都无法承受,达到A级的标准就是超出常人的。”钱修文解释道。
“那我其他几项呢?我不大清楚这是什么概念。”
“速度,其实还好,猎豹的时速是120公里,你念动力的激发速度已经超越猎豹了。而且因为念动力特殊,你能长久保持这一速度,且受到的阻力更小。”钱修文叮嘱道:“但你一定要小心,超能人速度的极限很可怕,甚至几马赫速度的超能人也不是没有过,一旦对方速度比你快,你可能连人家的影子都摸不到。”
林克的表情严肃起来,这一点很重要!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一旦没有对方快,自己可能就要被动挨打了!
“我最满意的就是你的耐力属性了,别看是B级,但对于你这么个ADC来说已经相当出色了。”钱修文带着笑意说道。
“216兆帕?”
“是啊,低碳钢的屈服极限才207兆帕,恭喜你,你现在的念力防御罩比低碳钢还强点儿。”
林克眼前一亮,低碳钢强度低,可再低那也是钢啊!
“精神能量方面还可以,应该有这段时间修行冥想法的成果,但增长应该不大,我们有一些精神能量方面的数据,一般精神类超能人初期至少拥有十五万焦耳左右的能量,正常人也有一万焦耳的精神能量才能维持正常工作生活的生命活动。我知道你第一次使用念动力之后有过昏厥对吧?那就是你将精神能量透支到一万以下了。”
“这么看,好像也不少了,好歹十八九万呢!”林克好像还很满意。
“屁!你知道啥?一度电还三百六十万焦耳呢!”钱修文翻了个白眼。
“……”
“我怎么突然发现你这么讨厌呢?我刚得意没十秒钟都……”林克郁闷地说道。
“呵呵,”钱修文冷笑一声:“我们研究员不懂人情世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