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朱棣造反,开局复活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明哲保身,谁也不得罪! 求

耿将军那边,别人不会明白皇的意思,所以他只能亲自去。

方孝孺这边,为了缓和一下其他读书的心,他也只能亲自去。

可是这一次却大可不必了。

朱允炆不过是想见一下翰林院的总裁官,大可以不必他这个随身的太监亲自去!

王中不过是出去通知他手下的那些小太监,赶紧去把事情给办妥。

朱允炆只能从历史中知道这个杨士奇的厉害,至于现实中是不是真这么厉害,他也不知道。

可是要想说服朱元璋,总不能说杨士奇以后做了好多事吧?

那就给他一个机会。

能不能抓住就看他自己了。

杨士奇在翰林院兢兢业业。

方孝孺可是他的司。

虽然对外美其名曰是告老还乡了,但是谁不知道这都是皇帝的意思?

一个翰林院的大学士,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的告老还乡。

除了是皇帝的意思,还能是谁?

杨士奇心中明白,这是他一个好机会。

方孝孺并没有如同先前那两位一样,说砍了就砍了。

那就代表着方孝孺在皇帝的心里,还是有一份地位的。

而他这个方孝孺手下的得力干将,就将是最好的接替方孝孺的人选。

当然这个想法也不是绝对的。

方孝孺要是真的惹了陛下的厌弃,恨屋及乌,他只怕也讨不了好。

两种想法左右摇摆不定。

可无论是哪种可能,他最好的选择就是乖乖的。

千万别在这个时候出什么幺蛾子。

小太监说陛下要见他。

杨士奇带了几分忐忑。

这一次去就两个结果。

一是给他问罪,方孝孺当了这么多年的官,最后落得个告老还乡,那么他这个官场新人呢?

还能如此幸运吗?

另一种可能就是将让他接替方孝孺的位置。

杨士奇出身贫贱,能得到这样的机会不容易。

他也没有什么别的后门可走,只能让自己的勤奋为他争取一些机会。

像他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直视朱允炆的。

一进来就规规矩矩的趴在地。

礼数倒是做的周全。

“臣叩见陛下……”

只是拜下去的时候,却清楚的知道,陛下身边还站着另外一个人。

这个人是谁呢?

杨士奇觉得奇怪,但是却不敢轻易的抬头,深怕这个时候招惹了朱允炆不满。

“杨士奇,起来吧!”

杨士奇心中稍微安定的一些。

朱允炆说话的语气还算随和,就算不是真的要升他的职,但应该也不会太差。

“谢陛下!”

“朕听说你在编撰《明太祖实录》,而且还是由你主持的?”

“一次吏部组织的考核,你又拿到了第一!”

朱允炆说这话的时候,没有看着杨士奇。

反而看着身边的朱元璋。

“臣起于微末,得陛下的赏识,战战兢兢,不敢行差踏错罢了。”

朱元璋眉头轻皱。

对于眼前这人,他最大的想法就是这人识时务。

“你对方孝孺辞官回乡一事,怎么看?”

这一回问话的不是朱允炆,而是他身边的一个中年人。

杨士奇很好奇对方的身份,却不敢问。

朱允炆既然没有反驳,那就应当是默许了。

杨士奇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他强压下自己心里的狂喜。

“陛下,臣虽然得了方大人赏识之恩。”

“但是对于方大人的不作为,微臣实在不敢苟同。”

“所谓在其位谋其事,若是没这个能耐,自然得退位,将这个位置让给更有能耐的人。”

这番话说得十分漂亮。

朱元璋终于刮目相看。

“那你觉得齐泰和黄子澄这一次被砍头,是不是因为陛下暴虐?”

“你可要想好了再回答,咱想要听实话。”

机会确实是个好机会,也得看这人有没有这个胆量抓住。

杨士奇已经是满头冷汗。

他最想要的就是明哲保身,谁也不得罪。

可是今天,是必然要得罪了。

若是一门心思的说那两个人不好,就给人一种阿谀奉承的印象。

可若是敢说陛下不好,只怕随着而来的,不是什么升迁的机会,而是一纸降罪的文书。

就算不要了他这颗脑袋也得让他脱下一层皮。

然而敷衍了事也绝对不行,若是说不出一些有用的信息,只怕……

杨士奇顿了几秒,朱允炆也兴致勃勃的看着杨士奇。

在历史,这位大人就擅长于做和事佬。

那就是夹在中间,谁都不得罪。

可是眼下这犀利的问题一出,他到底该站在哪一方呢?

杨士奇终于开口了。

“陛下,微臣觉得,一下应该是在以两位大人来警告天下读书人!”

“陛下需要的是有真才实学的!”

“当日若不是这两个书生从中作梗,陛下不会这么快削藩的。”

这说的倒是一句实话。

..................................................

继续咬牙爆更!!!!新书起航,作者菌每日都会努力爆更,也跪求大佬们投一丢丢鲜花评价票月票,还有书评支持!!

新书期间,数据极其重要,谢谢大佬们!!拜托大佬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