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开局和曹操一起绑架天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年轻人不讲武德!

曹操为李逸出言解释的时候其实是最郁闷的。

实在是关系太复杂了!

黄石公算是张良的师父,留侯张良又和汝阴侯夏侯婴相交莫逆。

如此,李逸算是张良的师弟。

这么算下来,李逸算是曹操和夏侯家、曹家的……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曹操半夜杀人这个毛病只有李逸能治的原因。

就很复杂!

而黄石公!

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流派之一的创始人,与鬼谷子齐名

婴儿时被弃于黄山,所以世人谓之黄公。

又称圯老人、下邳神人!

其当年隐居于下邳,三次试探张良,授予《素书》又称《太公兵法》,辅佐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

据传当年黄石公在圯与张良相遇,便以拾鞋方试探张良,看到张良能屈人所不能屈,忍人所不能忍。

经过试探知道他胸怀开阔,将来必有一番抱负,绝非是人下之小人,遂以《素书》相赠。

后来,张良做了高祖的谋士,佐高祖定天下、兴汉邦,皆是靠着《素书》(素书又称《天书》有神鬼莫测之能,堪比左慈手中的《遁甲天书》)中的知识。

而当时交给张良时,黄石公曾言,十三年之后,你见到的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

十三年后,张良跟随高祖退到济北谷城山下,果真得到一块黄石,张良于是像对宝贝似的建祠供奉起来。一直到张良死,将他与石头一起埋葬了。

这……

一众大臣讨论的此处,早已吵得不可开交。

有说黄石公活着的,李逸就是他的徒弟。

有说黄石公化作黄石了,早就跟着留侯进了坟墓。

还有说李逸就是借着黄石公的名义在愚弄众人,俗称吹牛逼!

黄石公可是鬼神?竟然活得这般久!

就连天子亦是目光炯炯的盯着李逸,看那样子恨不得当场过来问几句。

要李逸真是黄石公传人,天子觉得有必要套套近乎。

当年高祖的张良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董承自始至终都是非常的不屑,大声呵斥李逸是骗子,还跟身旁的官员诋毁李逸,说他殴打老人,年轻人不讲武德!

就知道会这样,李逸忍不住有些头疼。

其实这事情没必要争辩,他也懒得争辩。

当初老头消失的时候,留给了自己一部书。

前面记载的正是《太公兵法》而后面半部则是黄石公自创的《黄公三略》

看着这帮人在那边不停的争论,李逸忍不住有些想老头了。

对于黄石公到底活了多久,李逸不知道。

反正养育他十八年,他却是没见过黄石公变过模样。

而且他也懒得问,连穿越这种离奇的事情都能落在自己身。

那还有什么不可能的!

就在众人为李逸的是事情,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忽然外面斥候急忙跑了进来。

报曹操等人杨奉、韩暹率数万大军来了。

这才让众人彻底安静下来。

随即曹操自是亲率众将前去迎敌,杨奉、韩暹有用无某不说,手下的兵马也是……

一接触就被曹操的大军杀的大败,大数直接当场投降。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之前投降曹操的西凉军作战最为勇猛。

也似是表现自己,也似是这才是他们真正的战斗力。

此战基本就是他们冲在了最前面,而曹操的青州兵根本就跟不节奏。

西凉军去呼啦一下,那边杨奉、韩暹的大军基本就被冲散了,当场跪下。

最后,杨奉、韩暹势孤,死命突围引败兵去投靠袁术去了。

如此,百官似乎打成了某种默契,不再言之前的事情。

董承虽然愤怒,但是被亲近他的一众大臣死死的拉着。

李逸对这种跳梁小丑丝毫不在意,这种人他懒得理会。

倒是贾诩冷眼看着董承,就跟李逸之前一样,被人侮辱曹操,君辱臣死,李逸站了出来,此此董承恶了李逸,

虽说李逸为了给杨彪面子不曾与董承一般见识,但是贾诩可不管这些。

对于他来说,李逸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君辱臣死,放在他对李逸身同样适用。

次李逸一句话,彻底让他打消了疑虑,决心留在曹营,当时李逸对他说:你会晃点你儿子么?

这让贾诩愣了半晌,半天才明白李逸的意思。

好家伙!我想跟你当同僚,你却动起了当我爹的心思!但这也让贾诩彻底放下了戒心。

只要过得安逸又安全,认你当爹又有何难?

但这是他理解的也对,也不对,他不会完全理解李逸话中的意思的,因为李逸这句话是影射他当时大学时对待舍友的那种情分。

大家应该都清楚大学寝室的友谊,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六个人六个群,每个人都是爸爸!

当即贾诩对曹操耳语了几句,曹操闻言眼中闪过一道寒光,冷冷的看着董承一眼。

随即对贾诩说了一句,一切回许昌再做打算。

至此,大军开拔,向许都进发。

而今路的障碍悉数扫出,就只剩下一路袁绍的拦路大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