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能百分百预判危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卷 你只是如果,他以为是结果 584~585节 策略纷飞的汉夜

陵城风陵堡位于主城西南,扼守陵全境的南端要害,也是陵城通往荒漠城的唯二通道。

此堡如今已是插汉煞旗,旗帜图腾是“鬼面双翼虎”,旗帜主色为“白”,图腾的色彩是“黑、褐”,而主色即是势力等级为“白”。

如果没有占据城堡或城镇,旗帜主色就是“灰”的,代表势力等级为“零”,等占据整个陵城全境,势力旗帜主色就会变为“绿”。

35个主城的疆域,势力等级才会升到“蓝”。

势力等级关系着主权建筑、汉阙、吉等等的增益,若想争霸汉星球,“势力”等级的经营时相当重要的。

若想“建”国,必然完整一个主城全境的事实占据,而这种事实占据的“象征”,就是绑定主城汉阙。

若是尚未创建主城的疆域,则就要麻烦许多,需要集齐所有主权建筑,储备所需要主城创建资源,等等。

汉煞组织的大头目叫“胡老须”,身材极为魁梧,目测身高约23米,头发、胡须都极为茂密,羡煞那些中年秃顶的人。

赵君宗不是很懂汉阙的“幽默”,在野势力的都是“头目、首领”,正规军则是统领、大头领,等等。

由于他是忠汉会大头目,与汉煞会合并的话,有些协议是需要他亲自签署的,否则,只能做为口头协议,对双方的合作会有所影响。

支持汉王,自然是要相信汉王登基会成功,那此后论功行赏的“依据”是什么?空口无凭,就必然需要汉阙做为“见证”。

而所有汉党分支的“旗帜鲜明”,就是这种“见证”凭据,只有“旗帜鲜明”,在遍地汉阙下,其组织的功绩才会被记录在案。

汉峰会之前虽然已经注销,但档案却依然保存,只要汉峰会的成员还活着,那此人立下的功绩都会在汉王登基时被“统计”。

两个组织的合作、合并等等,也就需要签订协议,如此才能账目分明,方便汉王登基时论功行赏。

而相关协议,也有利于没有汉王调解时,双方产生分歧导致反目成仇,孰是孰非也就有“据”可循。

也因此,有些协议“小头目”们可以签,有些协议就需要“大头目”协商,然后才决定是否要签,大头目都不在或只有一方在时,也就只能“口头协议”。

当前汉王势弱,汉党各分支目标一致,倒没有什么龌龊,可以说都相当“大方”,此次合并也就很顺利,同时也确定忠汉主导地位。

对外的旗帜依然是汉煞,毕竟,在陵城,还是汉煞会的名声更响亮,也有利于忠汉会的隐蔽。

会晤结束,“浑无邪”送赵君宗离开,待与所有人拉开一段距离后,他手中突然多出一个黑色箱子,显然他的兵备中有储物。

箱子内装满“歹”字形的圆,有些是忠汉会此段时间掠夺所得,有些是大奉国的援助。

“大奉国兵锋锐利,为何要援助我们?”赵君宗不解。

“正要说此事”,浑无邪回答,“陵城的虚弱已是显明,大奉却没有攻略,我们判断大奉遭遇了围攻”。

就当前情报,能知道越、魏、兴、阿思汗四个王国联盟,一起抵抗大奉国,虽然不知大奉本土的位置,但也能推断,大奉国周边不止此四位强敌。

汉星球当前的局势,强国四面树敌是很正常的,就比如越国,在没有遭遇魏国前,也是四处扩张。

在与魏国大战数场后,双方实力伯仲之间,最后就坐下来谈和,而兴国则也是这种情况,只不过是与魏国谈和,如此就达成三国联盟。

越魏兴联盟后就一起进攻珠凉曼达,而阿思汗国也很强,虽然无法“我要打十个”,一打三却也暂时不弱下风。

如果大奉没有介入,阿思汗国估计也是会坐下来“和谈”,而大奉的介入,则加入了四国的联盟。

从“地理”位置看,越、魏、兴、阿思汗最初都不接壤,而是通过“扩张”才逐渐接壤。

如果大奉不介入荒漠城,珠凉曼达界必然被瓜分,从而四个王国则连接成一片,彼此若是联盟,则无法再从这个方向扩张。

但大奉却是直接贯穿魏、兴两国的疆域,一通横冲直撞,把四个王国的精锐打得几乎团灭,从而创建荒漠城。

荒漠城实际是大奉的一块飞地,大奉国是以长途奔袭的方式,从魏、兴两个王国的疆域穿插抵达。

“浑无邪”认为大奉所穿插的疆域,属于魏、兴两个王国新占疆域,而且应该是“腹部”区域,驻兵不多,才会让大奉百万大军过境。

百万只蚂蚁过境都必然壮观,何况是百万的人,大奉能穿插至荒漠,即有本身实力强大,亦有魏、兴防御疏漏的原因。

“个体”是可以全星球任意位置“传送”投放的,但超过两人或以的“传送”,就被限定于“势力”范围。

也就是属于越国疆域的,则可以任意位置传送,但无法传送到非越国疆域,就算双方是“盟友”也不行。

事实就算可以大规模传送,也是无法负担的,“传送”所消耗的是圆,也只有圆。

“浑无邪”给的黑色箱子内,共计15万圆,其中5万圆是掠夺所得,10万圆是大奉间谍给予的援助。

若是用以个人修行,10万圆并不多,但若是用以购买物资,10万圆的购买力就极其“强劲”。

赵君宗暂时不追求兵备的强大,专注于“等级”的提升,技能也只是排在其后,拿到15万圆后,直接汲取,然后储存进汉阙钱庄。

储存在汉阙钱庄的圆,都是用以“交易”转汇的,可以提现,无法汲取补充原色力,无法转化为等级经验。

储存在汉阙密库的圆,无法“提现”,也无法化为等级经验,只能汲取补充原色力。

赵君宗的圆若是存进密库,也是无法律提现,无法转为“等级经验”。

但他存在钱庄的圆,则可以“提现”,可转化为等级经验,可汲取补充原色力。

密库储存无需外在兵备,通过汉笏即可完成。

钱密储存需要汉阙衍生的兵备,比如赵君宗的大利表,但必须先进行“汲取”,然后从汉笏转入大利表。

思绪散漫间已是返回后师大营,赵君宗收拢精神,琢磨着此时进入荒漠,是否能占些便宜。

凭他两万五千的兵力,很难是大奉的对手,毕竟,都是大奉的手下败将嘛!

但“浑无邪”推测,大奉留在荒漠的兵力不多,赵君宗觉得进行危险模拟的话,他应该是有机会“偷堡”的。

只不过“浑无邪”推测没有凭据,若是魏、兴两个王国,能够确定大量“大奉”士兵,从荒漠城方向过境,那就可以确定大奉撤兵了。

可真等消息确定,也魏、越、兴、阿思汗四个王国,肯定派兵进入,联盟会不会破裂不知,反正是没有他“偷堡”的机会。

正琢磨着时,机要室的黑客跑来禀报,丁字本部发来一道命令,确定签署的是“荣泽”大头领后,赵君宗才拿起命令文书。

命令内容是让后师探查,七万叛变新兵的下落。

若是叛兵依然在陵城境内,后师需要对其进行剿灭,若是不在,则去剿灭汉煞会。

由于是在“盟”友的境内,赵君宗也就可以“摇”电话,跟“荣泽”进行通话,“就我师追剿?”

“扯,全指都在追剿”。

“能追剿的完?不怕阴沟里翻船?”

“当然不可能真去追剿,虽然是新兵,却也是六十几万的新兵,丁字头直接跑了三十万新兵,哦,加你的就是37万”。

“剩十四万,你师两万五,前师四万,左师两万,右师两万五,中师三万,拿什么剿?”

“那如何应对?”赵君宗问。

“臭小子”。

赵君宗一脸懵逼,我问你如何应对,你回我一句臭小子,然后挂断电话,这是什么操作?放下电话再抓起来,正要摇时,猛然停住。

按照“荣泽”之前的数据,丁字头是没有伤亡的,就算有,也没有后师死了三千余人的伤亡大,这意味着什么?

“新兵叛变确实是真的,但各师在新兵叛变时,都早有察觉,也就能及时将安插在新兵中的越国老兵们唤回,从而将伤亡减少到最低”。

“明明有察觉却任由新兵叛变,这些家伙莫非跟我打一样的主意?”

一样的主意就是指“贪没”,但“贪”的资源必然不同。

赵君宗是直接“贪没”圆,而其他部队的头头们,“贪没”的却是辎重补给,比如锻材、建材等等。

也不要小瞧这些辎重补给的“价值”,不是谁都跟他一样专注于“升级”,越国并不以“实力”为“升迁”参考,而是以“出身、背景”做为参考。

越国文武们也因此并不注重个体等级,更擅于“官场”的各种投资、钻研等等,地位高了,人才、钱财等等还会缺吗?

若是能贪没圆,也没有谁会拒绝,主要是圆的监控太严格,赵君宗也是运气使在,才能贪没2100万圆。

而有些“资源”也是可以卖圆的,相比直接贪没圆,辎重补给等等更容做账,也更容易贪没。

赵君宗由于自己是汉王的原因,让忠汉会带走七万新兵的辎重补给,若是不让忠汉会带走,浑无邪等人也不可能与汉煞会交洽中占据主导。

而“荣泽”等头领、统领们,则直接报所有辎重补给,都被叛兵卷走,赵君宗倒也是这么报的,后续的辎重补给正在运输中。

只不过运输来的辎重补,就不是按10万人的编制,而是按26万人,想要继续贪没,就不能再用叛兵为借口。

但这样算来下来,赵君宗也有价值约“600”余万晶币的辎重补给,晶币与圆之间是没有准确的汇率。

汉星球的人口暂时没有准确数据,估计得有万万亿,而“普通人”依然是主体、

大多数人只愿意接受晶币,因为圆是会带来灾难的,毕竟,普通人是无法保住圆的,晶币的价值,有时候要比圆高。

满脑子“货币”信息时,十位万夫长走入营帐,赵君宗就将丁字本部的命令,递给他们传阅,待十位万夫长都看完后,就问他们如何执行。

十位万夫长都是无姓无氏只有名的“出身”,他们之前选择保密,赵君宗“秘银世家”家主的身份,也是起到很重要的原因。

而赵君宗琢磨透后,也就直接表示,愿意接纳他们加入赵姓世家。

十位万夫长当时就欣喜若狂,纷纷叩首跪拜,称赵君宗为“家主”,然后,他们十人都了姓“赵”。

只是并没有对外进行宣称,倒不是为了保密,而是尚未入家谱,需要前往汉阙完成这一道手续。

如今都是制几人,议事的气氛很是轻松。

至于有没有其他世家派来的“卧底”,赵君宗对此毫不在意,反正他是没落的世家家主,家底什么的根本没有。

万夫长们其实之前是有些自己的推测,那就是赵君宗要重振家声,如此才会先招安汉党分支组织,再与其合作,让七万新兵“起义”。

如此,赵姓世家就有了一支人马。

继续招兵买马,不断壮大,就可以攻略陵城,一旦真的攻略陵城,“赵姓世家”就有了立足的根基。

但得知不仅仅是后师有新兵叛乱,而是整个越国招募的新兵都在叛乱,万夫长们也就推翻这个猜测。

此时商议也就将叛兵们当成真正的敌人,而不是之前猜测中的自己人,各种策略层出不穷,策略的成功率很高,吓的赵君宗都想说出实情了。

“家主”一直沉默,万夫长们暗中交换了眼神,之前推翻的猜测又冒了出来,但新的猜测则是,“家主”与叛兵有“联系”。

“家主,我等派出所有侦察系职业,不管有没有探查到,搜索的命令已是执行”。

“若是找到叛兵的所在,我等可派使者前去劝降”。

“若是叛兵不愿降,我们可以驱逐的方式进攻”。

赵君宗皱着眉头,他也是厉练许久的,或许有些话一时间没琢磨明白,但话里是否藏着话,他却也是有辨别力的。

此时皱眉就是万夫长们的话里藏话,探查是肯定要的,不管丁字本部如何,命令就是命令,唯有执行后才能有一定话语权。

而找到叛兵后派出使者,这是暗示可以跟叛兵,面对面的进行“交谈”?

驱逐式的进攻,这是暗示“交谈”不融洽,就直接以武力威胁,而叛兵若是继续不识相,威胁就转为实质的进攻,将叛兵赶出陵城。

赵君宗也不知自己琢磨的对不对,就将“话”挑明。

万夫长们全都一脸尬笑,却也不再话里藏话的交谈,接下来全都“直白”的,表达各自的想法。

跟他琢磨的相差无几,先找,找到了就谈,谈不拢就压,压不服就打,打得死就猛打,打不死就驱赶出陵城。

赵君宗将“澈草”找来,他即摸进统领所在的主营,还跟蹲着吃面的赵君宗交谈的那位卓越暗探。

“澈草”本身就是聪慧之人,也就是智商高,再加奇遇连连,造就了他如今的实力。

赵君宗觉得“澈草”不该潜伏在自己身边,太浪费人才了,“澈草”认同这个说法,却也表示忠汉会如今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暂时只能浪费人才。

将万夫长商议出来的策略告知“澈草”,其实“澈草”早就把交谈内容听得清楚,他是统领心腹,堂而皇之的站在营外听的。

但他即是听命于赵君宗,就不会做出擅自汇报之事,等赵君宗吩咐他去汇报,“澈草”才悄然的离开后师大营,前往风陵堡。

跑动等级高达660,一来一回不到1个沙漏,若非还要等忠汉、汉煞的头目们商议出结果,回来的时间会更早一些。

双方头目商议的结果是,后师进攻风陵堡。

但同时向陵城要求增援,若是陵城愿意增援,确定援军数量后,忠煞双汉会决定是否进攻陵城。

若陵城抽调的兵力足够多,造成城防虚弱,忠煞会就全军进攻,而“澈草”负责监控陵城援军动向。

援军返回的话,就及时前去通知,忠煞会会直接半途设伏,干掉援军,然后继续攻陵城。

援军不折返,自然也是继续攻打陵城。

而后师不需要等陵城援军,直接攻打由数千“民兵”驻守的风陵堡。

至于陵城援军质问或询问,则都可以回答风陵堡虚弱,也就不等盟友了,然后再把攻占风陵堡的功劳分给援军,皆大欢喜。

后师可以用“民兵”代替叛兵,至于数量不对,自然可以说是剿灭一部分,叛兵主力去向不明。

若是陵城被攻破,叛兵去向也就明朗。

若是攻不破陵城,忠煞会就会直接撤向下沮城,此城也是魏的地盘,位于陵城东南端,与猛虎城接壤,三城形成三角之势。

汉历壹拾叁24晷,丁字本部回文,让获知叛兵位置的后师前去剿灭,而在本部尚未回复前,后师派出使者前往陵城。

陵城委婉的表示兵力不足,无法派出援军,然后礼节性的赠送一批价约15万晶币的辎重补给,把赵君宗气得不轻。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忠煞会约八万官兵都已将兵备进行更改,倒不是说不能继续穿着越国款式的兵备,但会出现敌我不明的情况。

况且,当前也不需要伪装成越国部队,让叛兵后续的动向,更加难以捉摸。

24晷依旧处于“夜”,后师不费吹灰之力,攻破风陵堡,驻守的“民兵”死亡百余人后,就全部投降。

忠煞会当前并没有组建“民兵”团,凤陵城数千民兵,其实都是从附近村庄拉来的,倒也没有“强拉”,全都是自愿的。

这里也是能知道,忠煞会的纲要颇得人心,否则,不可能获得数千青壮自愿赴死的。

虽然忠煞会告知所有民兵,一旦“堡破”就可投降,但“攻堡”过程中也是会有死伤的,所以,说数千民兵怀有一颗赴死之心,也是没有错的。

越、魏是盟友,后师攻占风陵堡,是不可能绑定主堡汉阙的,但由于攻占已成事实,主堡汉阙处于“无主”状态。

陵城汉阙也立即观察到这一点,后师派出的“令骑”还在路时,陵城就派出部队前去接收风陵堡。

陵城驻军数量是公开的秘密,约在35万左右,而就算是零级主城,其初始规模也是“百万”人口级的,35万的守军是相当的捉襟见肘。

而其它的城堡、城镇的驻军数量则就不及万,主要原因还是之前的荒漠之战。

大奉百万大军横穿魏、兴境内,这就是赤果果的打脸,没有哪个国主会忍的,而这其实也意味着,大奉是两路各五十万部队并进。

大奉两支部队成功在荒漠会师,并非途中没有遭到阻截,而是将所有阻截的魏、兴部队都干掉了。

陵城也同样被抽调兵力参与阻截,后果就是团灭,也就造成陵城全境驻军的空虚,连六千余人的汉煞会都无力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