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则公益视频一经发出,
某音的大数据分析组、风行互联网公司和一些传媒公司,
都纷纷关注这条视频,
当然,他们最关心的不是这条视频的内容,
而是这条视频本身带来的价值!
林风的一条视频,
不知道又养活了多少人......
...
某音大数据分析组。
“用户id:xxxxx,短视频uuid为xxxx,发出时间10分整,目前播放量278w,点赞数量31w,评论9w。”
“视频新鲜指数99.9%,重复播放率......72.17%?!”
没搞错吧?重复播放率这么高吗?是不是博主在视频里开启了洗脑循环?
“重复播放率还在缓慢升!没有洗脑循环的标签,而且,这是一则公益视频!”
“怎么可能!难道是算法出问题了?一般的视频能有10%的重复播放率就已经很不错了!72%是什么概念,十个人之中有大约有7个点重复播放了!”
“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还是一个公益视频!”
“这还只是仅仅十分钟的数据!”
“这个id......不是那个叫林风的博主吗?”
“没错就是他!”
“视频的热度指数一直在升,已经开始爬升热搜榜了,而且速度非常快!按照这个速度,顾及不到1一小时就能进入热搜榜前十!”
“我在这里工作了这么多年,看了无数的数据,这还是头一个一发视频就能热搜的博主。”
“这tm就离谱!两天时间一共发了4条视频!全部都了热搜!”
“我估摸着这人背后肯定有一个专业的团队助推!”
“这四条热搜全部都是靠着流量顶去的,博主好像没有花一分钱买流量......”
“继续观察数据!”
“好!”
...
风行互联网公司。
“出现了出现了!快!爬虫!看看能不能嗅探到有用的信息!”
“都是些视频的后台数据,不知道有没有用......”
“把数据信息传到我们的数据库中!每分钟记录一次!”
“这数据为什么这么高!?”
“传就是了,这个id的数据现在可是抢手货!供不应求啊!”
“次的一个人名就让公司得到了将近500w的纯收益!这次的数据肯定会有人着急买的。”
风行的销售部门之中,
此刻已是电话不断,
大大小小的传媒公司,都想在风行获得第一手有关林风的数据,
“uuid为xxxx的某音短视频,我们的数据绝对齐全,保您满意!”
“出个价吧!”
“一条2k!打包加随时的话10w!现在已经了将近20条,而且还在不断获取数据,我们建议您选择打包。”
“打包,下订单!”
一般的信息在网络贩卖,一条也就是几分几毛钱,
而对于一条供不应求的实时信息来说,
价格就会高的离谱,再加风行机会已经成为这个灰色行业的垄断企业,
这信息几乎是由风行公司单独一锤定价的。
......
小型传媒公司主要是做些媒体代理业务,
包括一些设计制作、媒体的投放计划或者企业策划。
其中的一些工作,
与宣传设计脱不了干系,
而宣传要做到的就是吸引人眼球,
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学会找准社会聚焦点,
通俗的说就是要学会蹭热度!
林风视频的爆火,
立马引起了一些小型媒体的注意,
纷纷模仿林风视频中的特效,
对视频中的一些画面进行加工处理后,变成自己设计的东西,
这种熟悉的视觉感会引起人高度的注意,
看过林风视频的人,自然就会被这设计吸引住了。
蹭热度时对原视频画面的“加工处理”也是有一定技巧的,
若只是简单的处理,
就免不了侵权的嫌疑,
深度加工的话又很难让人联想到林风的视频,
那这热度蹭的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所以在加工画面之时,
需要保持一个平衡点,
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精修,
这也是一个技巧。
#
ps:【求鲜花!!!!求评价票!!!感谢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