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隋唐:陛下求求你当个昏君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震撼消息!吐蕃干旱!高句

御花园。

杨广带着众多妃子正在赏花散步。

身后也跟了众多的宫女,太监,场面浩大。

“陛下瞧,现在秋末了,我们这里的花却还格外的艳丽。”

“丝毫没有枯萎的迹象。”

宠妃明眸流盼,惊奇说道。

“说明陛下得天道,以后隋朝会越来越好的。”

“一点没错呢。”

其他妃子纷纷笑着附和。

“你们嘴巴倒是巧的很。”

“不过朕喜欢,你们每个人都赏黄金千两。”

“多谢陛下。”

后妃们脸的笑容愈发灿烂。

这一片花都是当季的,自然是开的茂盛。

杨广淡淡一笑,朝着不远去的凉亭走去歇脚。

杨广刚坐下,傅君嫱端着茶迈步走来,顺势汇报。

“陛下,裴大人求见。”

“让他过来。”

杨广接过玉茶杯。

“是。”

傅君嫱点点头,去通知裴炬。

裴炬快步朝这里走来,看去很激动。

此时那些妃子又跑去赏花玩了。

“裴大人今个心情不错。”

“陛下好消息啊,吐蕃和高句丽等周边的番邦干旱已经持续数日。”

裴炬惊喜笑着说道。

杨广却是丝毫不感觉意外,他淡定呷一口茶。

一方使用跳舞粉,另外一方就要面临干旱。

之前为了解决干旱,杨广在中原各地广泛使用跳舞粉。

那时候他就已经知道大隋的周边国家将会遇到什么。

“陛下,难道不震惊吗?”

裴炬满脸惊愕,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而杨广却没有显得那么兴奋,喜行不于色。

这让裴炬深深佩服。

“这都在朕的预料之中。”

杨广面色沉稳。

目光随意扫到一侧低着头,黯然失色的傅君嫱。

杨广眸子流动异色,但他并没有说什么。

不过杨广的这句话可是把裴炬震惊到了极点。

“陛下圣明。”

裴炬激动不已。

裴炬比杨广年长二十余岁,早就以智谋超群,手段雷厉风行著称。

然而在杨广面前那就是小巫见大巫,远远不如。

吐蕃和高句丽等周边番邦干旱数十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开来。

不管是民间还是庙堂都引起不小的反响。

“听说了吗?吐蕃、高句丽等周边国家正被干旱折磨的死去活来。”

一个挎着菜篮子,准备买菜的妇人说道。

“说来也奇怪,别看陛下经常举止不着调,但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是啊,听说陛下经常不朝,流连于后宫,但我们大隋好像越来越强了。”

大街小巷的百姓们议论纷纷,无不感到困惑。

翌日早朝。

“陛下,现在吐蕃、高句丽等接连干旱,只有我们大隋风调雨顺。”

“全赖陛下之功。”

高颎言语带着激动。

“陛下天恩!让我大隋的百姓免遭灾害之苦。”

“我大隋百姓丰衣足食,全赖陛下之恩。”

“除了陛下,这天底下没人能做到。”

贤臣们的话自然都是发自肺腑的。

想当初杨广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

就算是在风调雨顺的年头,隋朝百姓都过的很艰难。

而如今周边番邦遭遇如此旱灾,民不聊生。

大隋百姓却丰衣足食,生活无忧。

杨广的行为相比于之前简直就是脱胎换骨,令贤臣们大喜过望。

“朕是大隋的天子,若我大隋百姓不能丰衣足食,那朕岂不是失职?”

杨广把这些看成是理所当然。

不过贤臣们的好话,他还是很受用的。

毕竟这些贤臣是不会随意吹捧帝王,能得到他们的称赞,说明杨广的做法深得民心。

“陛下之言当真让微臣感动。”

礼部侍郎匍匐在地,激动地说道。

“我大隋有如此明君,是臣等的福分,也是大隋子民的福分。”

“陛下有如此大功,却如此谦虚,真是亘古罕见!”

“陛下的功绩足以比肩三皇五帝!”

接连有大臣出来谄媚,而且这些人还不在少数。

要不是之前杨广见识过他们的嘴脸,还真的要被他们感动了。

杨广看向这些趋炎附势的臣子,拧了拧眉。

贤臣们的称赞,杨广还能理解,毕竟他们是真心的。

但这些家伙,怎么突然之间转性了?

杨广依稀记得就在前几日,他展示土豆秧苗的时候。

这些佞臣奸臣可是一直按照宇文化及的指示在向他发难,处处刁难。

当时要不是他想要放长线钓大鱼,早就把这些家伙给全部咔嚓掉了。

如今却说出如此吹捧的话来。

“各位爱卿过誉了。”

“朕可不敢比肩古先贤,只要你们不再背地里偷偷骂朕。”

“朕就心满意足了。”

杨广并没有被他们的谄媚冲昏头脑,而是用戏谑的语言敲打他们。

众位臣子赶紧齐刷刷的跪下。

“臣等对陛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

“若是之前言语冒犯,还请陛下看在我们心忧百姓的份,饶恕臣等!”

朝中大臣虽然有不少看宇文家族脸色行事。

但是其中一些并不是宇文化及的铁杆心腹,这些人更多是首鼠两端,见机行事。

次在宇文化及逼迫之下,一齐向杨广发难。

事后,不少大臣想起来有些后怕。

况且在见到杨广越来越圣明,越得民心之后,他们更加不敢彻底得罪杨广。

所以借着今天这个机会讨好杨广,修补一下关系。

他们的想法,杨广自然知晓。

不过为了团结更多的大臣对付主要敌人宇文化及,杨广暂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卿等忠心,朕都看在眼里。”

“你们都起来吧。”

“谢陛下隆恩。”

“陛下天纵奇才,我大隋已有盛世之象。”

不少大臣心中稍安,庆幸杨广没有过多的计较。

为了投桃报李,他们大肆谄媚杨广。

宇文化及的脸色暗淡下来,这些话如同是一枚枚的银针戳进他的心窝,痛不欲生。

民心、臣心要是都在杨广那边,那么他还剩下什么?

不爽归不爽,该做的事情必须要做。

“陛下心忧天下百姓,让微臣钦佩至极!”

“天助大隋,天助陛下!”

宇文化及跪在地,不管情不情愿,还是要对杨广吹捧一番。

现场众位大臣都在溜须拍马,若是他不做点什么,那就显得格格不入。

当然他在这里也卖个小聪明,把功劳全部安在天的头。

似乎在提醒大家,杨广的功劳不大。

“屁!”

“什么天助?明明是朕研究出来的下雨粉起的作用。”

杨广此话一出,惹得众位臣子哄堂大笑。

就连杨广都跟着笑了起来。

宇文化及羞的脸色通红。

更让他气恼的是满朝的文武大臣都在笑,就他一个像小丑。

春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2月11日到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