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金字塔顶端的有机食品
“怎么就喝西北风了,你爸妈不也是在家,没出过门,你是被他们用西北风喂大的?还是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
张安逸瞟了张大柱一眼,调笑道。
他当然知道想在家乡发展起来不容易,但绝不是没有出路。
“那你说你要干啥?”张大柱被呛了一句,也不恼,接着问道。
语气有点咄咄逼人,他是个死脑筋,就觉得在家乡挣不了钱。
“有机农业、生态养殖。”张安逸淡淡吐出两个词。
“啥?”张大柱一愣,眼中尽是疑惑,显然这两个词他没什么印象。
张安逸无奈道:“就是不用农药、化肥、激素种出来的纯天然食品。”
张大柱凸着的眼珠转了一圈,理解不能,“不用农药化肥?那能种得出东西?种个鬼哟!”
他并不是不懂绿色食品,而是不懂这样的纯天然食品产量肯定低得可怜,怎么能赚钱?
“呃……”
嘴角抽了抽,张安逸觉得向张大柱解释起来,估计会越解释越复杂。
所谓有机农业,要说到‘食品质量安全等级’,食品等级简单分为: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这是一座金字塔,无公害食品在最底层,也是最大众的;其次是绿色食品;顶端的是有机食品,能享用的人并不多,因为贵,物以稀为贵。
简而言之,有机食品是最好的,但保质保量的生产也是很困难的。
“能不能种出来,试试就知道了;不说我了,你呢,这几年怎么样?”
摆了摆手,张安逸不愿意在这个话题深入。
把被褥抱回房间,然后进入厨房,把电水壶插烧水,他准备给大黄洗个热水澡。
现在四月份,水温挺凉的,给大黄洗个温水澡,然后找张大柱家借个吹风机,洗完吹干,完美!
大黄现在的体质太弱,张安逸可不想把它弄感冒了。
“我啊,还不是那样,跑跑车、拉拉货,现在好多人家都有车了,生意不好做……”
张大柱回答着张安逸的问话,说着忽然耷拉着脑袋。
早些年在张安逸大学的时候,张大柱就在家里开着他的五菱面包车,送人送货,忙得不亦乐乎。
这些年,看他家盖起了两层楼房,应该还是不错的;看他的面包车那么旧了,估计真如他所说,生意不好做了。
听大柱说,这些年,家乡的人越来越少,绝大部分青壮年都到城市去工作了,除了五一、十一长假,过年的时候回家一趟,基本看不到他们。
有的人家在外面赚了钱买了房,便好几年才回来一趟,过完年又走了。
还有的已经把户口转到城市,是城里人了。
村里的地荒了一大片。
张安逸回来所看见的村子里没什么人,其实不仅是去种庄稼了,更多是因为根本没几个人。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无他,大城更赚钱,在家乡种地——用大柱的话说,等着喝西北风。
……
很快入夜了。
张大柱家的屋顶升起袅袅炊烟。
他父母都在家务农,虽然是楼房结构的房子,厨房还是用土灶台的。
于是乎,张安逸便在张大柱家美美地蹭了一顿柴火饭!
虽然大柱他妈一直在说,不知道张安逸回来,要不然去剁(买)两斤肉了,但对张安逸来说,捧着手中的蓝边碗,没有什么肉比得手中的柴火饭了。
吃了满满一碗柴火饭,然后是锅巴加米汤做的锅巴粥,又吃了满满一碗,直把他给撑坏了。
顺带着大黄也是吃得欢天喜地,估计它很久没饱餐一顿了。
大柱的父母看大黄只要是张安逸给的东西,比如他们家中午的剩菜剩饭,想都不想张口就吞了,而他们给的东西,瞧都不瞧一眼,不由啧啧称奇。
一夜无话。
第二天一早,张安逸一睁眼,第一件事是抽奖。
每天一次免费的抽奖机会,他可不会错过。
而奖品,竟然是一包狗粮!
【10公斤狗粮:一包神奇的狗粮,任何狗吃了它都会变得健康。】
给大黄喂了些狗粮,瞧大黄吃得那欢快模样,张安逸心里美滋滋。
简单洗漱后,去村里的小卖铺买了一些糕点、干果,还有纸钱、香烛。
自然是山祭奠一下父母了。
下山时,隔壁张大柱家早饭好了,然后张安逸又厚着脸皮蹭了顿饭。
吃过饭,张大柱问张安逸:“今天准备干啥去?”
张安逸一笑,神秘兮兮地说:“你没事的话,就给我做一天苦力吧?”
“苦力?”张大柱眨眨眼,用一副看坏人的眼光打量张安逸,“干啥?”
“你就说去不去吧?”
张安逸不怕张大柱不答应,因为今天早饭的时候,张大柱爸妈说了,让张大柱带着张安逸到县城里去耍耍。
张安逸自然没空去耍,他的农场在等着他建设呢!农场中奔跑的野兔,池塘中飞跃的鱼儿,都是钱呐!
还有……
“去就去,还怕你把我卖了不成!”
张大柱撇撇嘴,对张安逸的卖关子颇为不满,但还是答应下来。
他和张安逸出生时是计划生育最严的时候,两人都没有兄弟姐妹,从小住紧隔壁,年龄相当,一起学,一起比谁撒尿更远,一起打架一起挨揍……
所以张安逸不跟他客气,而他有了什么事,从来都是第一时间找张安逸商量。
于是,早九点左右,二人便是开着“咆哮”的老旧五菱荣光,吭哧吭哧地去了安郡县城。
哦对了,大黄也一起在车。
去县城,当然是去买农具了!另外还有一些日常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