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之后,中书令魏相再次入宫,向天子刘洵禀告回书的情况。
此番回书,各地郡国的门阀士族纷纷偃旗息鼓,一百七十多家门阀的覆灭,已经让全天下的门阀知道,大汉帝国的权柄是皇帝主导的,大汉帝国疆域之内是皇权至的!
天子刘洵于中书令魏相谈论了许久,而后中书令魏相便起身告辞,宣室殿内只剩天子刘洵和中常侍耿国。
“告一段落了!”
天子刘洵心中叹息一声,看似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是由一百七十多家门阀、数万人被发落换来的!
此时,天子刘洵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心中却并没有多少喜悦之情。
中常侍耿国见状迟疑了一下,轻声说道:“天家还是休息一会儿吧,千万不要太过操劳啊!”
“朕口渴……”
“诺!”
中常侍耿国急忙出去准备,没过一会儿便端来一杯甘露。
只见中常侍耿国将水杯恭恭敬敬的呈了去,而天子刘洵却是愣在了当场。
一只晶莹剔透的玻璃杯,直直下的杯身,宽口厚底,与后世的玻璃水杯相差无几!
天子刘洵猛然站了起来,说道:“这个杯子从何处找来的!”
中常侍耿国也是吓了一跳,急忙说道:“启奏天家,这是扶风郡不久前供的琉璃水晶杯,礼部专门拿来作为天家饮水之用的!”
“琉璃水晶杯?”
天子刘洵知道所谓的琉璃其实就是后世所说的玻璃,这种后世再普通不过的工业制品,在此时的大汉帝国却是极其珍贵的宝贝,甚至是可以和黄金、美玉相提并论的珍宝!
天子刘洵在前世曾经看过不少的文献,知道华夏与西方文化交流始于公元前2世纪时的汉通西域。因此,不少学术界人士以及西方学者曾一度认为,华夏的古玻璃或者玻璃制造技术是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从西方传入的。
其实早在西周时期,华夏的先民们就已经掌握了玻璃制造技术,华夏大地出现的各种玻璃制品完全是“自主知识产权”的造物,与西方文明没有任何的关系!
玻璃是一种无定性的固熔体。在古代,它主要是由石英和一些矿物,如方铅矿或者碱性的盐类如钾、钠一起融化而成的产物,属于硅酸盐系统,与陶器、瓷器是一类的。
天子刘洵还依稀记得,自己曾经在一处文献中看到过,华夏的陶器自新石器时期开始,到“仰韶文化”时期已发展为彩陶,这可以说是“釉”的萌芽,等到了殷商时期,又出现了青釉器,例如在河南郑州就出土了一个商代的青釉印纹尊,在它的口部以及肩部涂有薄釉外,还有深绿色厚而透明的玻璃釉五块。根据考古资料的记载,殷商时期青釉器的烧制温度已经达到11001200,并且已经有了耐火的坩埚。到了西周和东周时期,炉温更高一些,青釉器在烧成时温度过高而流下来形成的釉滴,经科学测试和分析,其成分恰是钾钙硅酸盐,这种釉滴已是玻璃态物质,可能就是中国最早的古玻璃。因此推断,中国古代最早的玻璃制造技术应是从青釉器的瓷釉技术演变而来的。
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土地都出土有玻璃器物,时代从西周到后世的明清。
在古代,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英,而石英砂的熔点为1750,这么高的温度在古代是达不到的。但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有着非常高超技术水平的冶金技术。如在商代时期,先民们就已经懂得助熔剂的使用了,他们在铜中加入铅或锡,或者是同时加入铅、锡用以降低了铜的熔点,使铜的融化温度从1100降到了800左右,同时这也使得铜的硬度增加,因此殷商时期的先民们才得以制作出了很多精美、各种造型奇特、花纹繁复、胎体薄而均的、形体很大的青铜器。
及至汉代时,玻璃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出现了很多独具特色的玻璃制品。
此时天子刘洵回忆起这些信息,对于眼前的这个玻璃杯的存在,也就不是那么的激动了。
由此,天子刘洵也想到了一件事情,一个自己一直以来都忽略的事情。
“玻璃可是穿越者的大杀器啊!不但可以借助玻璃获得巨额的财富,还能够冲击光学玻璃这棵科技树,一举两得的事情,我之前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啊!”
天子刘洵感叹了一会儿,而后便对中常侍耿国说道:“将商贸令王炆和尚书省兵部百工令杨墨找来,马!”
中常侍耿国跟随天子刘洵许久,看到天子刘洵的态度自然明白是有大事吩咐,当即一路小跑前去找人。
很快,商贸令王炆、兵部百工令杨墨一同赶来,二人行礼之后,天子刘洵直接说道:“二位爱卿对眼下的琉璃工艺有什么见解?”
二人被问得有些发愣,对视一眼之后,商贸令王炆拱手说道:“启奏天家,臣对于琉璃工艺并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只是商贸司下属的商铺处经销过一些琉璃制品,臣由此知道琉璃制品是与玉石金器一样的奢侈之物,倒卖之后获利颇丰,所以商贸司一直以来都在参与贩卖。至于琉璃的工艺,商贸司并没有投资琉璃工坊,所以尚不清楚!”
听完商贸令王炆的话,天子刘洵心中还是在想着光学玻璃,因为光学玻璃不但是望远镜的主要配件,还是将来发展火炮技术的基石。
按照天子刘洵记忆中的资料,要烧出透明的光学玻璃,关键得具备三个条件:
一个是得有合适的耐火材料,最好是达到炼钢级别的耐火砖,现在经过天子刘洵的扶持,大汉各地的炼铁工坊基本已经具备了炼制精钢的能力,所以这个条件已经大致具备了。
第二个条件,就是得用纯度很高的石英砂作为烧制玻璃的主要原料,这个条件在此时的大汉难度有些高,就只能对一般石英砂进行精选、粉粹和煅烧。
第三个条件,就是在煅烧的过程中加入氧化铅,华夏古代的玻璃产业基本只产琉璃,原因就是没掌握到氧化铅的作用。氧化铅在此时的大汉还被叫做铅黄,并不是稀罕物,很容易就能买到。
此外除了原料,在生产时还得不断搅拌,所以玻璃炉窑也需要全新的设计。这些都不是什么难事,将来天子刘洵可以根据记忆,亲自为工匠设计出图纸。
这时,兵部百工令杨墨拱手说道:“天家,臣对玻璃的制法有些了解,玻璃也就是民间通常所说的琉璃,主要原料是石英砂,其次还需要在煅烧过程中加入纯碱、石灰石和长石,其中只有纯碱最难搞。”
“能够大量供应烧制玻璃的天然碱主要来自碱湖和固体碱矿。特别是碱湖,凉州各地有很多的碱湖,所以这一点咱们不必担心。”
“……接下来就是煅烧了!将石英砂、纯碱、石灰石、长石等块状原料全部细细粉碎,使潮湿的原料变得干燥。随后为了保证玻璃质量,还需要专门找来磁石,对原料进行除铁处理……”
“……此外,在烧制阶段也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火力的温度需要达到炼制精钢的级别。所以,煅烧玻璃的燃料也要使用炼钢时使用的焦炭……”
“待到溶液流出,便要接入专门的铁质模具之中,等到冷却定型之后,便是各种形状的琉璃了!”
百工令杨墨滔滔不绝的讲了一个多时辰,才算是将整个烧制琉璃的工序说完。
天子刘洵听得很是仔细,百工令杨墨所说的工艺流程基本与自己技艺中的流程一致,只是一些细节有些偏差而已,想来应该是此时的工艺与后世不同所致。
于是,天子刘洵说道:“朕想要在商贸司工坊处增设玻璃工坊,同时在兵部百工司也增设玻璃工坊。”
百工令杨墨和商贸令王炆很是吃惊,两个部门同时增设玻璃工坊,不知道天家究竟有何用意?
“商贸司的玻璃工坊生产玻璃杯、玻璃瓶、玻璃碗等使用器具,用于出售盈利,为少府增加收入。同时,商贸司的玻璃工坊在积攒技艺之后,可以将技艺出售给民间的玻璃工坊,推动我大汉玻璃制品工艺的发展!”
商贸令王炆仔细的记录着,心中已经意识到,玻璃工艺应该是天家的又一个重大部署,自己千万要谨慎行事,绝不能将此事办砸了!
“兵部百工司的玻璃工坊不用着急生产实物,朕给百工司玻璃工坊一个任务,那就是研发平面的、高透光的玻璃!”
百工令杨墨当即愣住了,不知道天子刘洵所说的玻璃有什么用,具体是什么样的玻璃。
于是,天子刘洵将自己知道的光学玻璃的特性说了一下,而后说道:“爱卿不用知道这样的玻璃有什么用处,只要按照朕给出的特性去实验、研发便好。研发的时间不限,所需的钱粮任意支取,朕全力支持!”
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