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惊醒过来,仔细的一番观察,也是吓了一跳。
场面太热闹了。
天无人机在盘旋。
地面,测绘仪、探测仪,大大小小各种专业设备,四面八方、山山下,到处都是。
另外还有几台钻机,轰轰隆隆,开足马力,铆着劲劲在往山体深处钻探。
如果放在人身,就好比是打针似的。
李牧正是被生生给扎醒的。
“这是要给我做全身检查啊?”
李牧真是哭笑不得。
虽然早就意料到,自己不会籍籍无名,但也没想到,一下子就吸引来如此大阵仗。
除了近百号科考人员漫山遍野忙前忙后外。
许多村民也在山脚看热闹。
鞭炮放的噼啪响,蓝烟在半空飘拂一大片。
此外,还有各级官府人员,从村到市府,应有尽有。
这种热闹的场合,媒体朋友更是不会少。
省电视台甚至开了一个专题,专门报道这件事。
而采访的重点对象,自然便是张伯元老院士。
这位地理学界泰山北斗般的人物,近年来,因为年事已高,已经很少走动,主要从事学术理论方面研究。
能够惊动他老人家亲自动身跑一趟,本身就是个大新闻了。
“张院士,您好,对于草庙村这座怪山的情况,目前您怎么看?”
一位女记者热情洋溢的问道。
张伯元老院士神情严肃的回答道:“根据初步观察,以及我多年的研究经验来看,基本可以排除地壳运动、火山活动等情况,不会引发大规模自然灾害,广大群众不必对此惊慌,切勿传谣信谣。
这座怪山很大可能是地理学界一种全新的地质地理活动!
如果研究清楚后,也许对我们了解地球的演变史,会有重大启示。
当然,具体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察与观测数据作为支持。相信我们团队在不久之后,就能正本清源,探明真相。”
张老简单接受采访后,就在几个工作人员陪同下,兴冲冲的山了。
女记者有些意犹未尽,在接连采访完几个领导后,将镜头转向了草庙村的村民。
“老先生您好,请问您贵姓?是做什么的?”
“我姓莫,我是草庙村的果农!”
“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所见到的,怪山的情况么?”
“怪山的情况么,这个,俺要跟你们讲,俺们村人,可是看着怪山长大的,天天长,月月长,白天长,夜里长,蹭蹭往长……
以前我们去果园,都从那小小的山包过去,很方便的,现在不行了,老年人翻不过去了!
俺们的果子能帮忙推销么?
这段别掐,千万得播!”
“莫爷爷,我们村的果子,年年都滞销么?”
“你这闺女,咋不会说话呢?我们草庙村的水果,个儿大,果儿甜,年年畅销,今年不是怪山冒起来了么,有谣言,大家都害怕,不敢买么……”
……
“还有这种事?”
听到这样一番话,李牧深感诧异。
没想到自己的崛起,还真是挡了村民的财路?
“不知什么谣言?竟吓得人连草庙村的水果都不敢买了?”
李牧留了心眼,刻意关注起一些村民的议论。
“放你娘的屁,老子是灵山,怎么还有辐射呢?”
没多久,得知真相的李牧怒了。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关键是,自己一座山,想发声辩护都不行。
“呵呵,现在你们对山的果子爱答不理,以后你们想买也买不起!”
李牧心里一阵郁闷。
暗暗诅咒造谣者生儿子没屁眼。
这时,张伯元老院士一行已经登山顶。
旁边一位博士生手里拿着仪器,神情凝重道:“张老,在长,这座山一直在长!
长高的速度很平均。
根据初步测算,每天大概能长1米。
从村民提供的数据来看,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天!
太不可思议了!”
张老微微皱眉,“等钻探采样结束吧!”
那位名叫高文明的博士生兴奋道:“老师,我有预感,这真的可能是一种全新的地质活动。
如果研究清楚了,对于全球地理学界而言,恐怕会引起大地震!”
“呵呵,你们能研究清楚,算我输!”
李牧心下腹诽。
人家可是超自然生物。
你们一群搞地理的,懂个屁!
“咦?”
就在这时,张伯元老院士注意到旁边的植被,仔细看去,眼中浮现困惑之色,“你们有人认识这些植物么?”
周围的学生和工作人员面面相觑,辨认半响,也都认不出来。
到网去查,也没有线索。
“去问问当地人!”
张老神情凝重起来。
他们这群人虽然是搞地理的,但对于植物学、动物学,同样涉猎极深,因为很多地理研究,比如地质断代等等,都要依托动植物化石、残骸。
半个小时后,张伯元院士坐不住了。
“这怪山的绿纱帽是最近几天才长出来的?什么植物,生长周期这么快?短短几天,能长的如此高大茂盛?”
张伯元惊疑的抬头看着周围枝繁叶茂,普遍三四米高的树木,一下子,感觉事情恐怕不简单。
现在,就算是他,都不得不承认,这山真的很邪乎!
老院士当即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