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秦始皇带着李斯、章邯,再次来到了山下的女儿家。
他们已经一周没有来了。
始皇帝心情很糟糕。
韩姬死了,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投缳自尽。
韩姬伶俐聪慧,一直深得秦始皇的喜爱。
始皇帝却不知道她为什么要死!
这让他既伤心,又焦躁。
关中大旱,从开春至今,滴雨未下!
关中平原可是大秦重要的粮仓!
今年,关中减产,甚至绝收,已经不可避免。
这对大秦本就脆弱的粮食供应,是雪加霜!
百越战事胶着,战士伤亡较大。
没有一件顺心的事情!
昨晚,他一连砍了六名求雨的方士!
今天一早,他扔了案牍!
将一切扔在脑后,来女儿这散散心。
丁牧不在家。
仆人说去了村西的河边。
~
村西有一条河,蜿蜒南下,汇入渭河。
这条不过三丈宽的小河,滋润了两岸的百姓。
秦始皇还没到河边,远远听到河边杂乱的叫嚷声。
什么事?
秦始皇加快了脚步。
章邯的手扶在了刀把,杀气腾腾。
“莫非有人闹事?”
李斯挥挥手:
“听声音很喜悦!”
“先去看看!”
秦始皇已经龙骧虎步,走在了前面。
走过村中心的水泥路,远远看到,河边挤满了人。
三人走到了水泥桥,放看清缘由。
他们三人相视骇然!
李斯双眼通红,双手哆嗦着,死死地看着前方的河里。
一条长长的木槽,深入了河里。
木槽在不紧不慢地卷动,将水运了岸。
秦始皇深深地被震撼了!
还有这等机巧!
章邯虽然震惊,但是也松了一口气。
秦始皇大步过了桥,他着急凑近看个究竟。
章邯急忙拉有些呆滞的李斯跟了去。
王贲在前面开路,挤出一条道。
三人挤到了近前。
终于看清楚了。
岸,一头牛在转圈,拉动机关。
机关转动,带动水槽旋转,将水运岸。
深入河里的木槽,犹如一条长龙。
木槽是组装的,由一个一个部分环环相扣。
岸是水泥铺设的引水渠。
清澈的河水进入水渠,涌入田地,滋润庄稼。
李斯已经劳累纵横!
不过,他并不显眼。
因为岸很多老农在流泪。
有的甚至已经嚎啕大哭!
李斯已经很含蓄了!
秦始皇理解他的激动。
为了抗旱,他的胡子都要揪光了。
这半年,李斯衰老了太多。
大旱,耗费了他太多的心血!
可是抗旱,不是努力就够了!
大秦现在只能靠人力,用捅拎,用盆端。
对于广袤的关中平原,这点水,杯水车薪。
只能安慰一下自己!
秦始皇也因为旱情焦虑。
关中绝收,本就紧缺的粮食,就变得奇缺了。
灾民嚎于野,白骨铺成逃荒的路。
这个旱情不知多少关中百姓被饿死,多少人家破人亡。
六国余孽不会放过这次煽动的机会!
关中如果乱了,秦朝就被动了!
他甚至准备让蒙恬回防!
蒙恬现在北境抵抗匈奴!
现在,折磨了李斯半年的旱魃被解决了!
眼前的一个机关,简直干了一个县百姓的活!
正当其时!
正是所需!
秦始皇一扫刚才的狂躁,心情十分舒畅!
李斯已经在畅想,关中各个河流,排放了无数这样的机关。
水流汩汩流入干旱的田地,滋润着千家万户的庄稼。
现在用还来得及,秋收至少有保证了!
本来以为关中能收获往年的两成,就谢天谢地了。
现在,有了这个机关,至少保住五成!
全力以赴,说不定保住七成!
李斯激动地说道:
“有了这等仙物,大秦永不再怕干旱了!”
秦始皇发现水槽的材质很眼熟,也是水泥!
这种巧夺天工的机关,必是贤婿所为!
不用他再猜测,丁牧已经走了过来。
“岳丈!老李!老章!”
“好久不见了啊!”
秦始皇指着机关,急切地问道:
“贤婿,这是什么机关?”
丁牧解释道:
“这是龙骨水车!”
秦始皇不断点头,这个名字贴切!
长长的木槽,不正像一条水龙吗。
李斯前,整理一下衣冠,肃容对丁牧一个长揖。
他一揖到底,动容道:
“某代关中百姓,谢大郎的机关!”
秦始皇、章邯也拱手道:
“某代关中百姓,谢大郎的机关!”
丁牧急忙闪身,笑道:
“我可不能占据别人的功劳。”
他让出身后一个年轻人。
丁牧满脸得意,介绍道:
“这是我的大弟子,张良,字子房!”
“水车是他带人造的!”
~
(朋友们,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