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现代社会习以为常的东西。
但是当它出现在大唐世界,在许多领域,起到的作用是颠覆性的。
比如建房子。
筑路。
建桥。
还有许许多多适用的场合。
唐松建设的黄龙山一带各个山村,和大唐的乡村有了质的区别,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水泥的广泛运用。
这时代的城市,最好的路面就是铺了点青砖、石块,容易走坏牲畜的脚。
人行走也不大方便。
城市更多的是土路,一到雨天,泥淖坑洼,简直没法子出行。
城池之间的官道,也是土路,坑坑洼洼的。
至于房子,更不用说了,观感很差。
这时代,对水泥是极度渴求的!
但是水泥的烧制,需要燃料。
大唐时代,最好的燃料就是木炭了,那玩意制作起来费劲,人力成本太大,还需要大量林木。
所以唐松改用煤炭!
“这就是水泥原本的样子?”
到了一袋袋堆起来的水泥边,李世民拖下一袋,打开了。
里面的东西,让他大吃一惊。
“这不是灰吗?怎么能做出那石头柱?”
李世民脖子伸得很长,恨不得塞进袋子里看透奥妙。
“给你做个小试验,你才明白。”唐松无语摇头。
没办法,说给老李听,他也听不明白。
遇如此好奇的岳父,逮到东西就打破砂锅问到底,唐松耐心的做出安排。
杨大柱去端了一盆水,搅拌一些水泥。
成了烂泥状。
“像泥巴,难怪叫水泥。”李世民兴致勃勃观望。
随即,杨大柱拿瓦匠刀,砌出一块水泥柱,又砌出一块水泥砖。
都不大,摆放在炎炎烈日下,没晒多久,水泥柱和水泥砖都干了,表面泛白。
就像石头。
李世民拿水泥砖,掂了掂,重得很。
在地敲了敲,石头般坚固。
再看看那堆泥巴样的东西,李世民满脸的匪夷所思,神神叨叨地喃喃自语:“如此烂泥,晒干了却如石头般坚硬,真乃建筑神物。”
“这玩意太神奇了吧?”秦琼直接用手抓了把水泥。
烂,烂得厉害。
伸左手抓了水泥柱,又干硬出奇。
秦琼感慨道:“掺水搅拌,能做出各种形状,塑形便利,此物用途很广。”
不远处,一堆堆石头,小山似的。
“那些就是水泥的原料?”李世民快步跑到石头边,龇牙咧嘴。
这不就是石头吗?
居然成了袋子里的灰,还能和水搅拌成烂泥。
这是什么技术?
太特么神了。
一个山野村夫,掌握了一件件神乎其神的神技,简直天降神人。
称帝,似乎有些资格!
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朕岂能这么想。
那是反贼,要乱大唐江山的!
不,这山野村夫,要用山野村唐,代替朕的大唐!
就一些厉害的技术嘛,朕学一些关键的,用到大唐。
实力就突飞猛进了。
小小山村,终究逃不过覆灭的下场。
只是,那小子,还有多少神奇的技术和奥秘?
出了水泥厂,唐松一行人在前。
秦琼扯了扯李世民的衣角,故意落到后面。
“陛下,这山村里面,很多玄奥。拿水泥来说吧,这玩意太离奇了,那唐松怎么想出如此奇物的?
还有那强弩、陌刀,神兵利器!
土豆,能让百姓全吃饱肚子,此乃空前盛世之兆。
每一样东西都是意义非凡。
此人不简单啊,太神秘了。”
重重叹息一声,李世民苦起脸,若有所思的看着前方马车悠哉悠哉的唐松。
“这些东西,足可造福千秋。
他掌握在手,称帝似乎是应该的。
可朕岂能容许大唐境内的反贼,在此做大?”
之前,唐松率千骑就灭了突厥一万骑兵。
如今,再看到山村的物产,秦琼越想越是心惊。
假以时日,黄龙山壮大起来,稍微扩展一下,占据整个韩城县,以唐松的才干,一县便可养兵万。
大唐如何压制?
武力,根本不是对手啊。
“陛下,为今之计,必须进去唐松的师门,学到技术本领。”
秦琼也不算愚笨之徒,进言道:“借用黄龙山的物产技术,壮大我大唐,才能压制唐松。
否则他称帝扩张,陛下只能干瞪眼,祸害无穷。
大唐,恐有被颠覆的危险!”
顿时,李世民如遭雷电击中,脑袋轰然炸响。
这不是危言耸听。
仅仅唐松所率领的一千骑,想要灭掉,李世民估计,起码得五万兵力合围。
这太恐怖了。
如果唐松有三千骑、五千骑,乃至一万骑兵呢?
不敢现象。
大唐倾国之力,也未必可以剿灭。
“朕的大唐,怎么出了如此妖孽?”
李世民的嘴唇颤抖起来,后背前胸,冷汗涔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