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开局封长乐当皇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章 祥瑞,天命归朕!

“土豆种在山地,不怕缺水?”李世民脸的激动掩饰不住。

唐松站在田头,背负双手,悠然道:“不缺,此物非常耐旱,不但可以种在山地,就是北方草原都能种。”

李世民感觉心中如有海浪拍击。

草原都能种!

粟米、麦子算是不怎么要水的了,但草原绝对种不了。

尼玛,这土豆连水都不怎么需要,还能高产。

真是神物,太神了!

“不知土豆吃起来怎样?若过于难吃,百姓恐怕不喜欢。”

李世民兴奋之余,让脑袋冷静下来。

产量高,易种。

世哪有样样都好的好事?

“土豆能当主粮,吃起来口感很好,超过了粟米和面,当菜都可以。”唐松揉了揉太阳穴,和外面的人说起来费劲。

问东问西的,像好奇宝宝。

果然,李世民满脸的惊奇:“如此妙物,怎么得到的?”

唐松想了下,用神秘的口气道:“此乃祥瑞,天命归朕!

朕夜晚登山顶时,忽然一阵大风,此物从天而降!

显然,这是天赐予朕的祥瑞,助朕飞黄腾达,建起兴盛大唐!”

狠狠抽了下嘴角,李世民脸色难看得想要哭了。

你那叫什么大唐?小小山村伪唐国。

还天命所归,朕才是那个身怀王气,冥冥天意注定的大唐天子!

但是,李世民即便对自己自信满满,也无法想通,土豆这等神物,怎就落入了唐松手中。

这祥瑞,应该是朕的!

心中闪过“朕”字,李世民脑袋有些迷糊,耳边听着唐松朕来朕去的,他搞不清到底该不该自称朕了。

土豆难道真是天降给唐松的?

李世民嫉妒。

嫉妒得眼睛发红。

“不用眼红这山野村夫,朕装一些土豆出去,到处种植,传播到整个大唐,它便是朕的神物。”

想到这,李世民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一抹奸色。

唐松瞅了他一眼:“你在傻笑什么?既然是商人,就该做挣大钱的生意。土豆虽好,但运输麻烦,你若做这生意,挣不了几个钱。”

算定这老李是自己岳父,唐松有心将他拉贼船,绑到自己的战车。

这样一来,岳父就不至于愚忠李唐,也不会反对自己和青岚的婚姻了。

沿着一条大路,往东面走出一截,李世民看到一个老农正在耕田。

六旬老者,耕地异常利索。

李世民一脸惊讶,仔细看那犁弯曲的样子,直接就傻眼了。

“那是犁?怎么弯成那样?”

秦琼也是吃惊不已。

大唐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嘛。

在这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九成以的人力都用在农事,否则民众便吃不饱肚子。

所以大唐对耕地器具是无比重视的,但凡农户器具耕不了地,官府马准备相应的措施。

在李世民和秦琼眼里,农兴则大唐兴。

农事不兴,什么手工、商业、政治、军事都是扯淡,因为粮食不够!

人吃不饭了,还谈什么大事?

是故,农事关乎大唐兴盛与国运!

人人有饭吃,才有资本做其他的事,解决政治军事方面的问题也就有了根基和实力。

如今的犁是直的,人们习惯了用直犁耕地,并没有不方便的感觉。

不过,李世民看到老农耕到田头,灵活轻便的掉头转弯,脸色更加惊讶了。

“此犁古怪啊,运转起来,似乎很方便。”

闻言,唐松笑了。

老农用的是曲辕犁!

这可是雄霸中土耕地千年的玩意!

直到现代社会,唐松小时候仍然在一些偏僻的山村中看到过。

当然,比起现代拖拉机,曲辕犁的效率差多了。

然而用到大唐时代,这玩意就比直犁好用多了。

“老李,瞧你的样子,对耕地很有兴趣?”唐松瞥了一眼李世民:“如此喜爱耕犁,不如下田耕一会?”

“啊?”李世民直接就沙雕了。

他乃大唐皇帝!

这山野村夫,竟要他下田耕地!

“老李只是喜欢这新式耕犁的效用,耕不来的。”秦琼赶紧解围。

唐松嗤的一笑:“原来是叶公好龙。”

李世民脸色羞惭涨红,粗声粗气道:“耕就耕,朕……我又不是没耕过。”

为了给天下臣民做个表率,李世民每年都去长安城郊的皇家田园,耕地劳作。

下地干活,他真的行!

过去给了老农十文钱,李世民当即走到犁后面,双手握住犁梢。

他之前可是武将,近年来虽然不怎么出战,力气还是不小。

耕起地来,比老农利索多了,泥土翻出大半尺。

耕牛在前面走,李世民一手拿着鞭子,在犁后跑得欢快。

泥土哗哗翻出。

到了田头,犁头调转灵活。

一刻钟,大约一亩的地,已然耕了一大片。

看这效率,耕一亩地,四刻钟足够了。

一天从早到晚,可耕十来亩!

若用直犁,一天下来,两三亩而已。

李世民双腿蹬得飞快,扭头朝秦琼大笑道:“老秦,这犁太厉害了,哈哈!”

秦琼站在田埂,面色震惊,两条腿颤抖起来。

“如此好犁,耕地奇物。

有了它,民力又可以省出许多,一个劳力可以耕种的地就更多了。

此乃农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