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两人用芭蕉叶裹着鱼,走了回归营地的道路。
“咦,这是不是野香菜?”
香菜各地叫法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叫盐須,有的地方叫芫荽。
“的确是,可以吃的。”
这种菜本来就不是大夏国内产的。
汉代时候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很多以胡冠名的东西,比如胡桃、胡椒等等。
而盐須因为没有一种对应的国内作物,所以取了一个新名字。
“只可惜长不出第二茬。”独孤云:“不过,等我们想要吃的时候再来采集就行了,这里距离营地没那么远了。”
“那,这一片先留着?”
“嗯。”
香菜作为一年生两年生的植物,和一些不采摘就会坏在田里的菜是不一样的。
“要是能找到豆类和花椒一类的作物就好了。”
不过花椒作为正儿八经的大夏原产作物,在这个地方应该不好找。
不过中美洲产出的辣椒这儿都能找到,不一定就没有。
这个岛虽然没有住人,但是在很多年前发现世界的大航海时代一定是有人来过的。
被带来了什么植物是不一定的。
当时大航海时代,香料就是西方人寻找大夏和阿三的动力之一。
因为马可波罗游记记载,阿三国遍地都是香料,生长的和野草一样繁茂。
而在西方,香料当时的价格和白银等重。
所以在那个时代,全世界香料类型的植物流通是最广泛的。
独孤云一直在观察周边,好在没有什么动物跟来。
那些鱼里面多余的内脏就被丢弃在了湖边,那些东西的味道对于那些野生动物,更有吸引力。
好在,这一路回到营地,都没有遇意外情况。
没有大雨倾盆,也没有野兽来袭。
回到营地,独孤云迅速查看了营地四周。
并没有被野生动物侵袭过。
“这些咸鱼怎么办。”
“先挂起来吧,今天暴晒了一下,今天抹点盐什么的,先把猪肉给吃了再吃这些鱼。”
赵小刀:“盐都不太够了呢。”
独孤云:“这些盐起码还能用半个月,不过趁太阳好,明天可以再去一次海边。”
独孤云算了一下时间,嘴角翘。
距离一次抽奖日,过去又是七天了。
今天正好抽奖,抽完奖,说不定还会有捕兽位。
在没有新的动物选择之前,可能还是要去猴群。
正好顺道。
这一路走过来又用掉了两个多小时。
并没有一直赶路,而是尽量的在路线左右查看。
寻找了很多用得的植物。
回来后,把咸鱼处理完,差不多就是时间做饭了。
赵小刀:“今天吃什么肉?”
“盐腌的排骨和骨头什么的得过几天吃最好吃,先吃其他部位的肉吧。”
“好。”
赵小刀爬树屋,才看到一床板都堆积着木棉的纤维。
看直播的水友也蒙圈了:“这些棉花哪来的?”
“道具组准备的?”
“那还荒什么野求什么生啊!”
导演组的人看到弹幕那么多人都在问,于是就转了画面。
之前,拍摄独孤云的航拍器换成了最顶尖的航拍器。
就多出来一个航拍器。
这个航拍器导演组并没有收走。
而是一直在拍摄猴王。
现在的画面就是这个航拍器的画面。
猴王和母猴背着小背篓,速度很快的在树枝之间活动。
遇到树枝过不去的空地,就轻巧的落在地,然后往前窜,窜另一棵树,目的很明确。
到了木棉林,猴王和母猴就开始采摘木棉花的纤维,然后放在小娄里面。
采摘到一半,还有几个女人进入了画面中。
当然就是唐热丫丫她们几个。
丫丫:“这些猴子背的是背篓吧?我没看错吧?”
“应该是背篓,竹子编的。”
“它们在干嘛?采摘木棉?成精了?”
这一次,丫丫她们也是来采摘木棉的。
之前唐热和冷月已经把海拔稍微低一点,率先落花的木棉纤维给采摘了,储存起来准备过冬使用。
现在她们和丫丫叶迪娜汇合后,就不够用了,准备多采摘一次。
结果就遇了猴王。
唐热:“那是独孤云养的猴。”
“独孤云是谁?也是选手吗?这个岛没有原住民吧。”
“是选手。”唐热:“和赵小刀目前临时组队的,跟我和冷月的关系类似。”
“这样啊。”丫丫:“这猴子这么聪明,那能帮他们省下多少力气啊!”
唐热:“没办法,驯养猴子的办法,我出钱他都不教我,说没几年功夫是做不到的。”
于是画面中,两只猴和几女就分别在采摘。
但是人爬树那儿有猴子快?
几女只采摘够得着的,而两只猴在树闪转腾挪。
镜头中两只猴背着满满一背篼离开后又回来时,几女都没采摘多少。
“这些猴也太聪明了,还知道把纤维压实,然后用树叶给背篓封口。”
唐热:“也不知道独孤云怎么教的,这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