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秦:我真不是老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章 趁火打劫,索取和氏璧!

“你说什么?!”赵种嘴巴张的巨大,完完全全被李道趁火打劫的索取条件给吓到。

汾河以西接壤秦土的十二座城池?十万金?那岂不就是再要赵国的命?!

乡间山匪打家劫舍都没有你们秦国这么狠的吧?!

赵种面色一直在抽抽,不知道的还以为患有什么面部疾病,但唯有赵种自己知晓,他这是被李道给气的:“绝不可能!”

“十万金怎么样都不可能!就算将赵国下压榨一遍,给你们秦国凑出了十万金,那么孤日后也当不了这个国君了!”

“你们狮子大开口,就没有想过会被孤拒绝么?!”

李道没有任何表示,就连面的神情都不曾浮动改变,这就是他的谈判技巧,谈判谈判,先谈再判。

其实按照他的估计,赵种的心理底价,应该是在五万金左右,再多可能就超出赵种的底线,变得不现实了。

但来就说五万,也会让赵种表示拒绝,直接踩在赵种的底线,会让赵种产生被人看穿的愤怒,不利于接下来的敲竹杠。

所以李道需要做的很简单,先丢出一个高高的索取天价,在赵种诚心诚意的各种讨价还价下,他李道才‘好心’的给出五万价格,让赵种直接答应。

至于汾河以西的十二城,虽然说每一座城池,对于一个国家都很重要,但很明显在赵种的眼中,十二城还不如五万金来的直接。

赵国产粮主要还是靠山西平原,而经济则是大多在邯郸周边的城池,至于汾河那边,除了靠近秦国,就没有什么太过出彩的地方了。

人口也比不赵国南部、原都城晋阳附近的人口,除了一下被拿走十二座城池,让赵种有些数量的肉痛以外,赵种倒是没有什么太多实感。

所以即便赵种抗议反对李道的提价,也就是在金额方面,没有涉及最开始提及的城池。

这也正是李道所想要的,赵种觉得那汾河十二城不重要,可李道知晓,那就是秦国又一个东出之地,日后秦吞赵灭燕,大可横渡汾河而开始征伐。

大大方便了秦国日后灭燕赵的大业,当然这一事情就没有必要和赵种说了:“赵侯,秦公一向配合赵侯的为人,既然如此,秦公也愿意交赵侯这个朋友。”

“秦国府库已空,这一点想必赵侯了解,若是发不出军饷,那么秦国将士们一定无法作战,看在秦公和赵侯的友谊,我可以私自做主,调到七万金。”

“赵侯,这已经是秦国最大的友谊了,若是再少,秦国士卒看不到军饷便不会出兵,那么邯郸之围,可就真的不好说了。”

“都城若是被魏军破开,剩下再多的财富,也都是给魏国积攒的而已。”

赵种神色一动,他已经顾不什么秦公佩服他已久的屁话了,他只是认为,一下就减少了三万金的份额,让他产生了可以杀价的感觉。

而且李道说的很对,现在不花钱,留着送给魏国?那完全不可能:“既为朋友,当为结盟。”

“道先生,不若这样,秦赵两国定下盟约,永为友邦,有此盟约,面对强敌,例如魏国,我们秦赵都可以共进退。”

“不要忘记了,魏国之前数年,可是每一年都在对秦国发起征战,若是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赵国一定会出兵帮助秦国!”

李道也没有意见,本来这一次出来,除了敲竹杠以外,就是盟赵韩以抗魏,赵种现在主动提出来,他当即答应:“这是自然没有问题。”

“不过盟国归盟国,秦国将士在没有看到军饷之前,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用心作战的。”

“这一点,就算我们秦公真的很想尽心尽力帮助赵国,也强迫不了秦国所有将士。”

这个老狐狸!赵种眼眸里闪过一丝恼怒,看着年轻人的样貌,知晓用老狐狸形容不对,但还是很想要如此形容:“最多五万金!再多孤实在拿不出来了!”

赵种终于报出了自己的底价,能成就成,不能成,他只能另想办法,争取讨好这位道先生,争取秦国帮忙了。

毕竟现在在赵种看来,远在天边的齐国完全就靠不住,还不如尝试争取一下近在眼前的邻居秦国。

见赵种报出五万金的底线,李道终于放松了下来,和他预估的情况倒是完全一致,这也让他心里有一些小小的自豪。

不过赵种这边,可不能如此简单放掉。所以李道故作为难:“赵侯,你这可真是难为我了。”

“我出使赵国之前,就答应秦公,哪怕秦赵两国互相结盟,彼此为盟国友邦,可也需要七万金,作为军饷才能够驱使将士。”

“不若这样吧,听闻天下第一美玉——和氏璧在赵侯这边,更听闻人说,那和氏璧价值连城,若是赵侯可以将其赠予秦国,应该可以抵两万金。”

和氏璧,早年间在楚国发掘到的美玉,天下闻名,乃是不可多得的等美玉,甚至有着天下第一玉的美名。

更是在炎黄大地,有着不一样的特殊寓意。

既然来到赵国敲一次竹杠,那么李道必然不能放过和氏璧,现如今他算是秦国的人物。

与其等到未来可能发生的秦王索和氏璧、蔺相如完璧归赵这等故事,让秦国成为故事的背景板。

那还不如直接现在就给索取走,一丁点未来念想都不留给赵国,才是最好的局面。

只不过有一点小可惜就是,自己这样一番索取和氏璧的行为,可能会让日后的万千成语当中,少了‘完璧归赵’这么一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