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逆贼凶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考核。(数据,数据)

对许家子弟的考核就在三天后。

程秉兼任主考和出题官。

所出题目由张成阐明要考的重点,再由程秉以要点出题。

场所就在衙属内。

七个为一列,有五列。总共三十五人,年龄都在二十左右。

模样和德行俱佳,看来许老头回去是费了心思的。

“考场内不得喧哗,不得交头接耳,两个时辰后交答卷。”

程秉将答卷一一分发到座位,对于这古怪的考核办法,程秉还是头一次见到。

听主公称之为‘考试’。

考场内的布置也是头一次见,他所站的讲台和距离讲台大概三尺的位置还有一块白板。

讲台的桌案还有用以抒写的‘炭笔’。

这种笔,比毛笔硬不少,他书法功底虽然不错,可用起来也不顺手。

倒是主公用这种笔写下的字要比他用毛笔时写的要好的多。

所考的内容也与以前他知道的不同。

像是一般论人学问几何,都是出个题目,然后学生以此为题,写下一篇文章。

而且所考内容都是法令、文才、政论这些。

可主公要他出的题目,和这些简直天差地别。

像是什么“地里的粮食几年一收,何时下种,何时施肥”、“张三和王五因事起了冲突..”等等。

程秉多抄了一份题目,监考时自己也试着应答其中题目。

后衙,张成也没闲着。

他是个说干就干的人,做事向来不喜欢拖拖拉拉,既然想要办学堂,课本还是得有的。

这时候的书院教的多是各家典籍,四书五经之类的。

这些书籍对于寒门学子来说是一书难求,可就张成来说,随手都能弄到。

他现在用炭笔,在白板把阿拉伯数字先写下来。

还有加减的算式,九九乘法表之类的。

等程秉监考后,在将其抄录下来,作为学堂的课本。

就目前而言,张成没打算涉及物理和化学。

这两门课程就现在的环境而言没多大的用处,再说那些人也不一定能懂。

要指望在东汉年代来一次工业革命?张成也知道自己没这水平啊。

还是实际点的好,能让境内官员办事效率提升才是契合实际。

总共没多少,差不多一个小时就完成了。

“老爷,自打早醒来你就没歇息过,新学的糕点。”清儿托着一盘糕点进来,“嗳,可好吃了。”

说着就撵起一块递过来,张成只张了张口,糕点就送入嘴里。

“跟柱子学的?”糕点入口即化,甜而不腻,能有这手艺的,府里也只有从扬州过来的厨子会。

清儿点了点头,又递过来一块,途中看见扔在地的木炭,指着木炭问,“老爷,你把木炭拿这来做什么?”

“木炭啊,用来写字的。”张成嘴里吃着糕点,说话都含糊。

他拿起白板,指着面的字给清儿看,字迹比平时漂亮多了。

清儿经常侍候张成批阅公文,在旁一座就是几个时辰,对张成的字在熟悉不过了。

有时候心里会偷笑老爷写的字好丑。

这时候看到老爷字变漂亮了,还以为是木炭的功劳,新奇道,“老爷,我也要写。”

“写吧,有老爷一半的功底,有赏!”

张成一眼看出小丫头心里想的什么,把炭笔交她手里,笑道。

“我才不要赏赐呢!”清儿接过炭笔,像是握毛笔那样握着,惹得张成大笑。

小丫头听着不服去,硬写了两个字,弯弯曲曲的就像是蚯蚓爬坡,连她自己都觉得难看。

“鬼画符呢!”张成哈哈大笑。

两人相处久了,主仆之间的尊卑越发的少了,张成少有的放松。清儿丢了大脸,羞的当起了鸵鸟。

“来,我教你。”张成逗了一会,握着清儿的手,手把手的教她怎么用炭笔写字。

清儿身子猛然僵住,等听着后面那人温声说,“炭笔不比毛笔,力道不能过轻,手别太僵,跟着我走。”心神才镇定下来。

手臂随着力道挥动的时候还偷偷仰头望了张成一眼,不施粉黛的脸颊像是了一层红妆。

“在乱动,我不教了啊!”张成出声道。

清儿吓了一跳,立时低下头,安安静静看着白板,手跟着使劲儿。

“不觉不觉成小妖精了。”

张成心里暗暗的想着,他这会也不大好受,原本一直觉得这还是个小丫头,这时候贴一起才觉得不是那么回事,这都多久没吃过肉味了,他都不记得了。

小丫头身有股香气,不知道是头发还是别的什么,扑他一脸。

就像是勾魂香似的!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张成鬼使神差的教清儿写下这么一句。

这源自诗经,当年张成泡妞的时候没少背些歪诗,可事不敬人意,还没手就分道扬镳了。

“老..老爷!”

清儿俏脸通红,连带耳垂都通红一片,手足无措。

“清丫头,今晚....”张成心里骚情起来,这话就出口,可还未落定,就听有脚步声来。

这是内府,一般人不敢擅闯,来的只可能是程秉。

算着时间,考场的试卷应该收起来。

“唔,你先出去。”

在臣子面子,张成还是注意几分仪容。

“啊..”小丫头如梦方醒,心乱如麻,急急的起来,扭头就小跑出去。

等人出了房门,张成难免觉得自己太过骚气,光天化日想些啥,干咳两声,理了理身有些皱的裘衣。

好在正是寒冬时节,他穿的不少,没啥异样。

前后慢了半脚,程秉已然到了门口,他双手托过一摞试卷,“主公,这是许家子弟的答卷。”

“德枢,你觉得这些人如何?”张成接过试卷,随口问道。

程秉道,“不卑不亢,不骄不躁,公寿兄有心了!”

“看来这批世家子弟给德枢的印象不错。”

这话说完,张成便把精力放到答卷,他出的其实算不题目,多是为人处世之道,没甚么大道理。

这种刚入仕的士族子弟,张成可没打算一来就放到重要职位去。

这一批人,多是下放到郡内县治为官。

所接触的都是老百姓,最重要的一点就得懂民事。

三十五人,除了七人太过死板不入眼之外,其余都可以委以职位。

倒是有个叫‘许安’的引起张成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