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每天午时才开门。
一大早不开门营业,非要到午时才开门,对于这个规矩,高云心里面不知道骂了多少遍。
后来跟人谈起此事,才知道这是遵从古的规矩。
据说古的时候,神农氏“日中为市,首辟市集”。
意思是说,神农氏当年叫人在中午的时候做生意,第一次开辟交易市场,所以现在就得中午才开门儿做生意。
要是当年神农氏半夜开辟市场,难道就都半夜做生意,大伙儿去开鬼市去?
但朝廷就是这么定的,高云也没有办法,只能在心里无数次地骂。
不管怎么样,高云的鸡蛋羹生意,今天终于开张。
被倒计时吊足了胃口的人,此时在独一家的门前,排成了长队。几个武侯铺的飞骑正在帮着维护秩序。
高云没有自己出面卖货,只是在一旁看着。
来的那几个飞骑,一看是高盛在卖货,就知道这是高云的生意,自然愿意帮忙。
况且,这个生意刚开张,一下就来了这么多人,即使不是高云的生意,他们也会过来维护秩序。
“我来五碗。”
“我来六碗。”
“我家八口人,四个大人一人两碗,四个小孩儿一人一碗,一共多少碗?”
一个汉子喊道。
高云在一边听了,没有感到好笑。
现在识字的人很少,人们的算术水平很低。数字稍微一大,不少人就不会算账。
即使是一些读书人,现在的数学水平都很差。一般的加法还行,遇减法和乘法就蒙圈。至于除法和开方、方程式之类的,只有一些算学博士才会。
至于物理和化学,虽然有一些零碎的知识,但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两个学科。
“十二碗。”
高盛很快算了出来。
高盛的算术,还是高云教的。
东市很大,有将近一万来家店铺,光是在市场做生意的商人,就有数万人。
这些商人,也成了鸡蛋羹的重要消费者。
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些商人买了之后,当场就吃了起来。
“好,难得一见的美味。入口即化。”
一个商人赞叹道。
“真是不错,想不到鸡蛋还有这样的吃法,今天算是见识了,再买两碗尝尝。”
“还买什么?你没看见那么多人排队么?等明天再说吧。”
就有人劝道。
高盛和两个伙计忙的不亦乐乎,鸡蛋羹很快就卖了一大半出去。
就在此时,杜荷骑马过来。
“二郎,房玄龄大人和太监来了,叫你回去接旨。”
“接什么旨?”
高云有些意外。
“我也不知道。走吧,他们在等着你呢。”
高云无奈,只好回到左街使官廨,果然就看见了房玄龄和太监李德功。
这两个人亲自前来宣旨,看来事儿不小啊。
“左街使高云听诏……。”
房玄龄就念了起来,文字比较深奥,一时间听得迷迷糊糊的。不过大概意思高云听懂了。
意思是高云在整顿交通秩序中表现突出,现在擢升高云为殿中侍御史,从六品云云。
“高云,皇信得着你,好好干吧。”
李德功交代两句就走,房玄龄留了下来。
“高云,恭喜你啦,这才几天,就升了一级。我象你这个岁数的时候,还是白身呢。”
恭喜个鸟啊。大唐的官儿是那么好当的?
这么快就给我升了一级,肯定没什么好事儿。
“房相公,这个殿中侍御史,是干什么的?”
对于这个官儿,高云是懵里懵懂的。
“殿中侍御史,是御史台的官职,从六品。就是御史台派驻在皇城和宫城的御史,专管监察这两个地方的官员和女史的风纪、秩序、渎职、怠政、贪墨等各项事宜。”
“具体事宜,你可以到御史台去打听,跟他们商议一下。”
高云大致明白了这个殿中侍御史是干什么的。
其实就是御史台在皇城和宫城的派出机构。
监督的对象,除了文武百官,还有宫中的女史。
女史,不是宫女,而是一种女官,是只有宫里才有的女官。尚食局,尚服局,尚仪局等,都有女史做官,也是有品级的。
她们也属于朝廷的官员,不是皇帝的妃嫔。
因为东宫也有官员,所以也属于这个殿中侍御史的监察范围。
这样一来,高云这个殿中侍御史的监察范围,基本就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一是皇城里面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官员。
二是宫城里面殿中省、内侍省的那些女官、太监、宫女。
三是东宫太子属下的官员。
这个官儿看着确实很威风,从理论说,至宰相,下到衙役,都有权管。
但是要看管的是谁。
这三个地方的官员,哪个是省油的灯?比如房玄龄、杜如晦这样宰相级别的,你怎么去管?
那些王公贵族,怎么去管?
那些太监、宫女,怎么去管?
干的全都是得罪人的事儿,而且是不好得罪的人,比起管交通和街道秩序的左街使,难做多了。这纯粹就是个坑人的活儿。
高云现在只想说一句:是哪个混蛋举荐老子干这个的?你出来走两步,我保证不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