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2章求见
包括布木布泰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一次战争的发动是大明方面多年下来的筹划,根本不是之前战争可比的。
大明早就考虑到了这些情况,而豪格和多尔衮爆发的战争背后就有大明的影子,朝鲜那边打成什么样子,局势又如何,这些大明全都掌握的清清楚楚。
正面战场上,围绕盘山地区明军打得不骄不躁,让守军苦不堪言。哪怕盛京赶到的援军也没能改变战局的劣势,明军的战术很清晰,就是依仗手中兵力的优势和火器同八旗拼消耗,让对方不断把兵力往盘山方向投入,就算有一举拿下盘山的能力,明军也不冒进,打一阵停一阵,适当掌控好攻击力度,给对方一种能守住盘山的假象。
而在蒙古察哈尔地区,当辽东正面战场打响的同时,阿古达木领兵也发动了向科尔沁部的进攻。
科尔沁部在蒙古各部中的力量不弱,更是大清最重要的盟友。当年林丹汗几次攻打科尔沁都无法成功,最终还被科尔沁联合其他蒙古各部再加上建奴的支持,反而把林丹汗从察哈尔给击退。
但此一时彼一时,随着阿古达木逐渐在察哈尔站稳脚跟后,之前背叛林丹汗的各部不是被阿古达木打的落流水,就是认清形势投靠了阿古达木。
蒙古人的生存策略向来就是打击弱小并依附强者,当年林丹汗作为蒙古大汗就是这么干的,这几百年来蒙古各部也是这样生存下来的。要不是林丹汗把一手好牌给打烂了,几次决策频频失误,怎么可能被从察哈尔驱逐出去,最终死在青海呢?
现在阿古达木来了,背后有着土默特和大明的支持,直接取代了当年林丹汗在察哈尔的地位。面对强大的对手,那些本就是墙头草的蒙古各部在被阿古达木以强大军力打击后认清事实,一个接一个投入了其势力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阿古达木可调动的兵力比以前多了不少,他聚集各部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蒙古骑兵,再加上大明派来的精锐军队,直接向科尔沁发动突然进攻。
科尔沁毫无准备,战争一开始就被迎头痛击,科尔沁郡王奇塔特连忙组织军队进行抵抗,可阿古达木来势凶狠,而且他手中的蒙古骑兵无论从装备还是战斗力各方面都比科尔沁骑兵更强。此外还有不少精锐的明军协助作战,奇塔特初一交战就被打得鼻青脸肿,慌忙领兵后撤,意图依靠手中骑兵的机动性和地理优势同阿古达木周旋,同时急忙向盛京派出使者求援。
可奇塔特万万没想到,他求援的使者前脚派出,后脚盛京那边的人就到了。起初奇塔特还很高兴,以为盛京那边已得知了阿古达木东进的消息,派人安抚自己援军随后就到呢。
但他万万没想到,盛京来的使者哪里带什么援军啊,盛京那边根本就不知道蒙古这边开战的消息。派的使者不是来增援的而是来求援的,当得知明军突然在辽东发起进攻,兵峰已打到了盘山,大清那边在很短时间内就丢掉了整个辽西走廊,因为多尔衮率主力正在朝鲜短时间无法返回,大清手中兵力不足,特意向科尔沁求援,要求奇塔特尽快派骑兵增援辽东,联手对抗明军。
听到了这个消息,奇塔特整个人都傻了。
能成为科尔沁的首领,并被大清封为郡王,奇塔特可不是什么白痴。明军前脚在辽东发起进攻,后脚蒙古这边阿古达木就带着人来打自己,两者一应证这答案难道还不明白?
更重要的是,阿古达木的军队不仅只有蒙古骑兵,还有数量不少的明军精锐。如此一来,这分明就是大明那边早就谋划好的战术,双方同时发动,以阿古达木进攻科尔沁为手段牵制住自己,在这种情况奇塔特自保都难,更何谈去救援大清?
搞明白了这点,奇塔特心中恐惧大起,看来大明这一次是来真的了,所图甚大,如此手段分明就是要一举解决辽东的问题,顺便搂草打兔子干掉自己啊。在这种情况下,奇塔特已不奢望来自于大清的帮助,更不可能等到援军了。他必须一个人面对阿古达木的进攻,一旦这场战争失败,那么不仅是自己,就连整个科尔沁部落都不复存在。
无奈之下,奇塔特只能硬着头皮和阿古达木继续周旋,依托草原的广阔避其锋芒,保存实力。他现在根本顾不上什么大清了,更顾不上在盛京的堂妹布木布泰,他只想保住手里的军队和部落,只要时间拖的越久,阿古达木干不掉自己的主力和围歼自己的部落,那么科尔沁还有一线幸存的希望。
当科尔沁那边也爆发战争的消息传到盛京后,盛京上下是一片惊恐。这时候八旗勋贵们也察觉到了不妙,明白了这一切都是大明的谋划。而此时,盘山那边的军报一份接着一份传来,明军的攻势越来越猛,虽然盘山已派去一支援军,却依旧抵挡不住明军的强大进攻,伤亡极其惨重。
“太后!皇上!”成亲王岳讬朝着正位的布木布泰和小皇帝福临行了一礼,然后开口道:“大明此次早有谋划,分别在辽东、蒙古两地发动进攻,眼下局势严峻,科尔沁部自身难保,根本不可能增援我大清,奴才以为当尽快让摄政王带兵返回,稳住前线战事,击退明军后再增援科尔沁!”
岳讬是代善的长子,早在汗位争夺时代善和岳讬父子就是皇太极的人,深得皇太极信任重用。代善死后,岳讬被封为成亲王,在大清地位不低,虽比不上多尔衮兄弟和济尔哈朗,但同样也是大清的实力派。
“奴才附议!”
“奴才也附议!”
岳讬话音刚落,好几人异口同声道,大家的想法是一样的,现在根本顾不上朝鲜那边,多尔衮必须尽快回来,同时带回在朝鲜的八旗主力。如果多尔衮依旧呆在朝鲜的话,那么凭着盘山那边的局势对大清极为不利,而且多尔衮出征朝鲜带走了八旗近半精锐,留守在辽东的军队军力本就不足,一旦盘山被破,前线挡不住明军进攻的话,明军拿下盘山后用不了多久就能直接攻到盛京,到时候盛京怎么办?难不成大清朝廷上下抛弃盛京而逃么?
“郑亲王!”
“奴才在!”听到布木布泰喊自己,郑亲王济尔哈朗连忙上前一步。
“摄政王那边可有消息?”
“回太后,奴才派去朝鲜的使者算时间恐怕刚抵达朝鲜,摄政王那边还未有消息传来。”
布木布泰皱起了眉头,想了想道:“再派人催一催,让摄政王尽快赶回来。豪格那边暂且放一下,想办法先罢兵回撤,我大清基业才是根本,等解决了明军再征朝鲜也不迟。”
“是,奴才这就安排。”济尔哈朗连声应道,布木布泰的目光朝着众人身上掠过,想了想又道:“盘山那边现在战局不顺,你们可有其他办法?”
众人一时间没说话,最终还是岳讬站出来道:“回太后,奴才以为还是要继续向盘山增兵,必须在摄政王返回之前把明军挡在盘山一线,如此摄政王领兵回来后才能对明军进行反击。当然,这是奴才的愚见,究竟如何还请太后决断。”
“你们觉得呢?”布木布泰开口询问,她虽是皇太后,可毕竟年轻,而且对于军政之事根本就没什么经验,在场的都是八旗勋贵,也都是打了老仗的人,多尔衮不在,她只能依靠这些人拿主意。
“臣附议!”
“臣愿领兵前往盘山!”在大部分人附议的同时,一直跃跃欲试的鳌拜站出来说了这么一句,见鳌拜如此,布木布泰微微点头,鳌拜是皇太极手下颇为能打的将领,对皇帝也是忠心耿耿,虽资格比不上现在在盘上的索尼,却同样是一员大将。
其实按照现在情况,让岳讬领兵是最合适的,但布木布泰并不放心岳讬,而且在多尔衮不在的情况下生怕把军队交给岳讬指挥会出现意外。现在鳌拜主动请缨正中她的下怀,布木布泰对鳌拜的印象很是不错,当即就同意了鳌拜的请战,决定由鳌拜率领一支军队再增援盘山。
布木布泰做成决定后,众人也没说什么,可从头至尾都没说话的范文程却微皱眉头,但他直到朝会结束都没站出来,等宣布退朝后,范文程故意落在了最后面,等其他人先行离去后,他这才掉头往宫里走。
“范大人!”没走几步,范文程就被人拦住了。
“奴才要求见太后,烦劳公公通报一声。”范文程客气道。
“这……。”那太监愣了下,一时间不知怎么办才好。别看范文程是汉臣,可他这个汉臣在大清地位可不低,无论是之前的皇太极还是后来的哲哲太后包括现在布木布泰都对他信任有加。但今天范文程以这种方式求见太后却是第一次,这个太监也不知应该通报还是拒绝。
“这位公公,烦劳同吴公公说一声,让吴公公询问一下太后。”范文程上前半步,伸手拉了下对方的左手,手心中一物神不知鬼不觉就送了过去。
那太监感受到手中突然多了一件东西,轻轻一掂就明白是什么,接着一想范文程说的也对,自己做不了主但帮忙传话却没问题,而且这件事报给吴良辅就是了,至于太后究竟召见还是不召见,这就不关自己的事了。
“范大人稍候。”这太监连忙回道,向范文程行了一礼,转身时手中的东西已悄悄塞进了怀中,接着他就向后宫而去,范文程留在原地,静静等待着。
(本章完)